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
壮士去来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
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
壮士去来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陶太博前往广信军任职的关切与祝愿。首句“平时易水头”借用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的典故,暗示了友人此行的严肃与责任,同时也暗含离别的悲壮气氛。次句“不复起边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不必过于忧虑边塞之事,保持平常心。
接下来的两句“壮士去来久,寒波空自流”,通过描绘壮士离去后,易水之水独自流淌,寓言友人的离别,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运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显得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进一步描绘了广信军的风貌,塘边的白鹭迁徙,戍楼内外的景象,展现了军营生活的特色。最后两句“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诗人赞美广信军营虽然地处边疆,但也有江南般的美景,且军中的和谐氛围如同宴游一般,预祝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享受工作的快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易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深远的表达,既表达了送别的深情,又寄予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含蓄与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