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其四》
《渔家傲·其四》全文
宋 / 吕渭老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高绊袈裟挑纸帔。一杯茶罢成行计。

路入庐山风细细。轻弹指。百千三昧俱游戏。

法椅何曾烧两臂。谁知纸上无穷意。

欲识普贤真实际。齁齁地。小炉雪夜和衣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日常生活,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禅宗的宁静与超脱。开篇“高绊袈裟挑纸帔”,衣衫飘逸,手持袈裟,如同挑起轻盈之物,营造出一种清净脱俗的氛围。

接着,“一杯茶罢成行计”,点明了人物在品茶后即将外出,但心中已有所思量。紧跟着“路入庐山风细细”,诗人步入庐山,感受着微风轻拂,环境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世界相得益彰。

随后的“轻弹指。百千三昧俱游戏”则是修行者在自然中以轻快的动作触发对禅定境界的体验,达到了忘我忘物的境界。此处“百千三昧”,即是禅宗中的深度冥想状态,用来形容内心之丰富与自由。

“法椅何曾烧两臂”一句暗示了对过去某种苦行或修行方式的反思,可能是对过往自我折磨的回忆,但在现在的心境中,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式。

紧接着,“谁知纸上无穷意”,则转向内心深处对知识与智慧无尽探求的追寻。这里的“纸上”象征着书籍、知识,而“无穷意”则是指智慧和理解的深不可测。

最后,诗人提出“欲识普贤真实际”,表达了想要认识到普贤菩萨那样的高尚境界与真实自我的愿望。随后“齁齁地”,用拟声词形容夜晚的寂静,而“小炉雪夜和衣睡”则描绘了一幅温暖安详的冬夜图景,修行者在小炉的守护下,享受着宁静的睡眠。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吕渭老

吕渭老
朝代:宋   字:圣求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猜你喜欢

诉衷情令·其一

绿云凤髻不忺盘。情味胜思酸。

晓色露桃烟杏,空照脸霞丹。花渐老,径苔闲。

锦斓斑。怨红一叶,流水东风,好去人间。

(0)

四园竹

昏昏瞑色,乱叶拥云扉。

渚兰风润,庭桂露凉,香动秋帏。

独向闲亭步月,阑干瘦倚,此情惟有天知。纵如其。

黄花时节归来,因循已误心期。

欲写相思寄与,愁拂鸾笺。粉泪盈盈先满纸。

正寂寞,楼南雁过稀。

(0)

元夜

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

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

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

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

栖鸦亦未定,更鸣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

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

(0)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其一

士固难推挽,君其自宠珍。

诗成建安子,名到斗南人。

晚岁还为客,微官只为身。

向来书尽熟,去不愧张巡。

(0)

刘大资挽词二首·其一

天柱攲倾日,堂堂堕虏围。

遂闻王蠋死,不见华元归。

一代名超古,千年泪染衣。

当时如有继,犹足变危机。

(0)

无题

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

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

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