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黄山图,暮梦黄山行。
手扪天都月,一笑云烟横。
丈人眉如霜,采秀忻相迎。
酌我以石髓,遗我以琼英。
泠然跨黄鹄,更欲游空明。
群峰忽不见,一举还自惊。
觉来发长叹,半窗松雨鸣。
朝看黄山图,暮梦黄山行。
手扪天都月,一笑云烟横。
丈人眉如霜,采秀忻相迎。
酌我以石髓,遗我以琼英。
泠然跨黄鹄,更欲游空明。
群峰忽不见,一举还自惊。
觉来发长叹,半窗松雨鸣。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梦游黄山吟》描绘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向往与梦境中的奇妙体验。首句“朝看黄山图”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日常想象,而“暮梦黄山行”则将这种向往带入梦境。接下来,诗人通过“手扪天都月”和“一笑云烟横”,展现了在梦中触碰天都峰的月亮,笑对云雾缭绕的景象,流露出超脱尘世的愉悦。
“丈人眉如霜,采秀忻相迎”运用了神话传说,将山峰比喻为白发苍苍的仙人,欢迎诗人的到来。诗人享用着石髓和琼英(象征仙界的珍品),感受到一种飘逸出尘的境界。“泠然跨黄鹄”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乘风飞翔的轻盈,渴望探索更高更远的“空明”之境。
然而,梦境总有醒来时,“群峰忽不见,一举还自惊”,诗人从梦境中猛然惊醒,发现群峰已消失在视线之外,不禁发出惊叹。最后,以“觉来发长叹,半窗松雨鸣”收尾,诗人感叹梦境的短暂,窗外松雨声又将他拉回现实,留下淡淡的遗憾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展现出诗人对黄山仙境的深深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洞庭瀰漫万水会,衡山突兀千仞外。
青天偃蹇浸其尾,白日跳丸出其背。
地维洼坼波涛高,元气淋漓雷雨䨴。
其间人物多豪英,山为襟裳湖作佩。
武君讲书河西府,貔貅动容熊虎拜。
玉京群仙迎笑谈,梦断依稀广寒界。
始知十二宫中玉李奔,马周富贵不系常将军。
武君常才有如此,秋风弹琴望天阍。
琅玕五色骑青鹓,呜呼,衡山之高,何不拔在居庸脊,洞庭之大,安得上接黑水浑,坐令武君官爵高大难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