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已黄昏,高轩辱过门。
交游夫岂乏,情义独能敦。
我已家声愧,君今风气存。
一官何未试,多鸡亦成屯。
诗本吾家事,经从达者论。
明知有传受,未易测渊源。
近访湖边宅,犹馀涨水痕。
如闻江上郡,欲觅隐居园。
邂逅空题句,飘零难具言。
折梅无以赠,三嗅鬓霜繁。
野寺已黄昏,高轩辱过门。
交游夫岂乏,情义独能敦。
我已家声愧,君今风气存。
一官何未试,多鸡亦成屯。
诗本吾家事,经从达者论。
明知有传受,未易测渊源。
近访湖边宅,犹馀涨水痕。
如闻江上郡,欲觅隐居园。
邂逅空题句,飘零难具言。
折梅无以赠,三嗅鬓霜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友人黄子耕的作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黄子耕高尚品格的赞赏。首联“野寺已黄昏,高轩辱过门”描绘了友人来访的场景,即使在偏远的野寺,黄子耕仍不辞劳苦前来,显示出其对友情的重视。颔联“交游夫岂乏,情义独能敦”赞美黄子耕在众多朋友中,情谊深厚且独特。
诗人自谦家风不如友人,而黄子耕仍然保持着淳朴的风气,“我已家声愧,君今风气存”。颈联“一官何未试,多鸡亦成屯”暗含对友人未仕的疑问,同时也暗示了黄子耕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尾联“诗本吾家事,经从达者论”表明诗歌是他们家族的传统,而黄子耕对此也有深入的理解和传承。
最后,诗人提及黄子耕曾居住的地方仍有涨水痕迹,暗示了他的隐逸生活。他感叹与友人相遇的偶然,以及自己漂泊不定的境遇,只能以“折梅无以赠,三嗅鬓霜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敬意,寓意岁月匆匆,白发增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友人的形象和生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文锋困挫离场屋,武略纵横勤冕旒。
国士传家虽有子,将军终老不封侯。
抱冰末路垂三纪,埋玉空山第一秋。
馀派江东藉云荫,载瞻遗像涕交流。
东池种莲子,西池养肥鱼。
盈缸酿美酒,满盘具新蔬。
客来径一醉,疑是桃源图。
此事未足议,弟兄皆业儒。
大弟已登科,高名动乡闾。
季弟复连荐,豹变应时须。
长兄恬自养,云卧随卷舒。
物至我则应,隐德良有馀。
客有醉吟叟,六月骑蹇驴。
避暑寻名山,遂登君子居。
饮弄池上月,一宿能清虚。
相看不相厌,欲去且踟蹰。
世人孰无累,贵彼方外人。
超然云霞趣,迥脱生死轮。
周也漳南释,开轩瞰漳滨。
山光并水影,二物长清新。
尤爱明月夕,苍林变金银。
焚香坐轩上,时或要静宾。
幸无歌吟喧,得与麋鹿驯。
尝茶煮山药,长养菩提因。
岂慕富且贵,宁忧贱与贫。
我来勿厌数,从尔陶天真。
念念递迁谢,新新来未停。
把镜览素发,不觉今年生。
生世能几何,焰长烛愈短。
劝吾杯中物,到手莫辞满。
阳春才烂漫,花片已飞舞。
纷如晴后雪,半作燕巢土。
尧舜竟何在,楚汉空战争。
胜负一日事,寂寥千载名。
隐几聊自悲,悲竟复长啸。
真体元空无,谁与我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