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旱小雨·其二》
《大旱小雨·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稍觉丝丝来万弩,如闻隐隐动千军。

夜窗一霎聊堪睡,未救田家卒岁勤。

(0)
翻译
忽然感到一阵阵的紧张像万支箭齐发
仿佛听见远处隐隐约约的军队行动声
注释
丝丝:形容紧张或轻微的声音。
万弩:比喻众多的箭矢,形容紧张气氛。
隐隐:隐约、不明显。
千军:比喻众多的军队。
夜窗:夜晚的窗户。
聊堪睡:勉强能够入睡。
田家:农家。
卒岁:终年、全年。
勤:勤劳、辛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干旱天气的感受。"稍觉丝丝来万弩"运用比喻,将微弱的小雨比作千万支箭矢般稀疏地落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滴的稀少和不连续。"如闻隐隐动千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仿佛能听到远处军队行进的低沉声音,暗示着干旱带来的紧张气氛。

"夜窗一霎聊堪睡"表达了诗人对于难得的片刻宁静的珍惜,夜晚在这样的小雨中,他得以短暂地获得一丝休息。然而,"未救田家卒岁勤"又揭示出诗人的忧虑,因为这点雨水对于农民们度过整个旱季的辛勤劳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项安世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其二

泣麟悲风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

大好头颅抛不得,神州残局岂忘君。

(0)

江行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0)

董邦达西湖图

昔传西湖比西子,但闻其名知其美。

夷光千古以上人,岂有真容遗后世。

未见颜色贵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拟。

湖山有知应不受,髯翁何以答吾语。

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黄率如此。

岂如即景写西湖,图绘真形匪近似。

岁惟二月巡燕晋,留京结撰亲承旨。

归来长卷已搆成,俨置馀杭在棐几。

十景东西斗奇列,两峰南北争雄峙。

晴光雨色无不宜,推敲好句难穷是。

淀池水富惜无山,田盘山好诎于水。

喜其便近每命游,具美明湖辄遐企。

北门学士家临安,少长六一烟霞里。

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传神髓。

此图岂独五合妙,绝妙真教拔萃矣。

明年春月驻翠华,亲印證之究所以。

(0)

读白耷山人诗

人谓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

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

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鞋寒踏九州霜。

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0)

愁春未醒.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索京少蕺山和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

算开到此花,阑珊春已在长亭。

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

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遍春城。

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挨筝。

怅新来、梁间燕去,往事星星。

只有邻花,依依不作路旁情。

夜深难睡,缤纷花影,筛满空庭。

(0)

唐多令.春愁

蝉鬓隔花阴,香肌压翠衾。风前一笑掷千金。

记得那时明月底,刚半线,露丹襟。

银钥杳沈沈,朱楼阻信音。流莺啼破绿窗深。

清泪未弹红泪滴,流不了,到如今。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