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白耷山人诗》
《读白耷山人诗》全文
清 / 查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人谓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

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

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鞋寒踏九州霜。

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shānrénshī
qīng / cháshènxíng

rénwèikuángshēngběnkuángshēntūntànshìcháng

luànbīnsōuwángmìngshèhòuyīngxióngchǐxiāng

bǎojiànchénfēngsānchǐshuǐxiéhánjiǔzhōushuāng

suíshēnlánfānlèiqióngzhànchǎng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对白耷山人(即八大山人朱耷)诗歌风格的一种解读和感慨。首句“人谓狂生本不狂”,表达了人们对白耷山人特立独行艺术个性的看法,认为他的狂放并非表面的疯狂,而是内心深处的狂傲与不羁。

第二句“漆身吞炭事何常”,借古人漆身吞炭以示忠诚或抗议的典故,暗示白耷山人在乱世中的坚韧与不屈,即使遭遇困境,也坚守自我。第三句“乱余宾客搜亡命”,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环境,白耷山人作为“亡命”之士,依然受到宾客的接纳。

第四句“赦后英雄耻故乡”,暗指白耷山人虽曾为英雄,但在战乱平息、朝廷大赦之后,他却因耻于回归故乡而选择漂泊,体现了其高尚的节操和对故土的复杂情感。

第五、六句“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鞋寒踏九州霜”,通过宝剑被尘封和麻鞋踏霜的意象,描绘出白耷山人生活的艰辛与落魄,但又不失豪迈与坚韧。

最后一句“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表达了诗人对白耷山人深沉情感的理解,他并非在穷途末路时哭泣,而是在面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时流露出真挚的悲痛,这泪水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人性的深深哀悼。

整体来看,查慎行通过对白耷山人诗的解读,赞扬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作者介绍
查慎行

查慎行
朝代:清   字:夏重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生辰:1650~1727

查(zhā)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海宁袁花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
猜你喜欢

次韵游南山寺

紫盖矗天开,更无山并来。

脚飞云外去,眼到海东回。

长啸落林叶,新题淋壁苔。

兹游亦奇绝,休惜醉徘徊。

(0)

次韵吴竹修立秋日

白帝来时赤帝归,年年流转不违时。

书镫有约花先喜,庭树无情叶自知。

楸市漫劳兵后梦,莼乡仅免客中思。

老躯便动衣裘想,胠箧其如穴壁儿。

(0)

同赵景文到梅山弟家

脚力犹支一里閒,得闲便不记艰难。

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盘。

来往任教诗眼热,笑谈能化老身寒。

感怀棠棣诗章在,试把丝桐檃括弹。

(0)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

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0)

见雪

冯夷老手妙庄严,一色工夫一夜添。

统捲山河还太极,平抛珠玉到穷阎。

瘦吟相谂梅寒苦,渴饮何妨秫冻甜。

黄竹方哀籴方涌,幸犹三白是丰占。

(0)

次韵汪英春九日酒边

有客相过风雨秋,唾飞珠玉胜珍羞。

但知女似谢道蕴,不道吾为马少游。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