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

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xiézhídàoshàngchéngǒuchéng
sòng / chénzhù

báishǒuyóukānshùxíngxiāngguòxiàojiànshāntáng

cánsēngménjìngjìngxīnxiàlíntángnuǎnliáng

qiějièyínchuángbànfángguīdàixiéyáng

láigǎnjīnxiānlǒngsōngqiūpáng

翻译
即使年老仍能行走数里路,来访相聚在山中厅堂。
夜晚,残存的僧人小径格外宁静,初夏的树林池塘自然凉爽。
暂且借一张吟诗床消磨半天时光,戴着斗笠回家也无妨夕阳下。
我来访此地怎会嫌弃劳累,寺庙旁有松楸古树作伴。
注释
白首:指年老。
犹:仍然。
数里行:行走数里路。
相过:互相拜访。
一笑:欢笑一次。
山堂:山中的厅堂。
残僧:年迈的僧人。
门径:小径。
静于夜:夜晚特别安静。
新夏:初夏。
林塘:树林和池塘。
暖自凉:自然凉爽。
且借:暂且借用。
吟床:吟诗的床榻。
娱半日:消磨半天时光。
何妨:不妨。
归笠:归途中戴的斗笠。
斜阳:夕阳。
岂敢:怎敢。
辞:嫌弃。
筋力:体力。
先陇:墓地边。
松楸:松树和楸树。
倚寺旁:靠在寺庙旁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子侄们在四月八日一同前往上乘寺的经历,展现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白首犹堪数里行”,表达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能享受与亲人共游的喜悦,行走数里路也无妨。次句“相过一笑见山堂”则写出相聚的欢乐,山堂一见,笑声盈盈。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两句,通过描绘寂静的僧舍小径和新夏时节林塘的清凉,营造出宁静祥和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夏日的宜人。诗人借着“且借吟床娱半日”,流露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愿意借此悠闲时光沉浸在创作中。

尾联“何妨归笠戴斜阳”暗示着游玩时间之长,直至夕阳西下,诗人也不急于归去,戴上斗笠,悠然自得。最后一句“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即使体力允许,也愿意在寺旁的松楸树下驻足,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家庭出游、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画面,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匣剑楼联

排闼两峰青,欣轮奂齐云,环雉堞更上一层,尽见匡庐真面目;

干霄千丈紫,恐锋铓过露,敛龙光深藏什袭,如罗星宿壮心胸。

(0)

挽达蔚卿联

士有不得志,痛泪何多,甚矣子之营父葬;

身则无所贪,劳生转剧,茫乎吾欲从公游。

(0)

集句联

旷怀扫氛翳;公论悬日星。

(0)

酒楼联

宾主尽千觞,共评量裙屐风流,文章霞绮;

阑干凭百尺,好领略珠江月色,花埭云香。

(0)

集句联

知音在霄汉;时分占风烟。

(0)

挽曾国荃联

中兴将帅半湖湘,百战定河山,兄弟一家成伟烈;

六代衣冠盛江左,十年建旌节,祠堂千古此功臣。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