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闼两峰青,欣轮奂齐云,环雉堞更上一层,尽见匡庐真面目;
干霄千丈紫,恐锋铓过露,敛龙光深藏什袭,如罗星宿壮心胸。
排闼两峰青,欣轮奂齐云,环雉堞更上一层,尽见匡庐真面目;
干霄千丈紫,恐锋铓过露,敛龙光深藏什袭,如罗星宿壮心胸。
此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
“排闼两峰青”,开篇以“排闼”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两座山峰突兀而起,仿佛直接推开门扉,展现其青翠欲滴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欣轮奂齐云”,“轮奂”原指华丽的房屋,这里借喻为高耸入云的山峰,与“齐云”相呼应,表达了山峰与天齐的高度,以及作者对这种壮观景象的喜爱之情。
“环雉堞更上一层”,“雉堞”指的是城墙上的矮墙,此处比喻环绕山峰的层层叠叠的山峦,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连绵不绝,同时也暗示了观者可以步步登高,领略更多美景。
“尽见匡庐真面目”,“匡庐”即庐山,这里点明了观赏的对象,通过“真面目”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独特风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干霄千丈紫”,“干霄”形容极高,与“千丈紫”相结合,描绘出山峰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的紫色光辉,既体现了山的高度,也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
“恐锋铓过露”,“锋铓”比喻山峰的尖锐,这里用“恐”字表达了一种担忧,似乎担心山峰过于尖锐会刺破天空,这一细节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敛龙光深藏什袭”,“龙光”象征着山峰的神秘与威严,“深藏什袭”则表示这些光芒被深深隐藏,需要仔细探寻才能发现,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暗示了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
“如罗星宿壮心胸”,最后两句将山峰比作罗列的星辰,不仅赞美了山峰的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内心因自然美景而激荡的情感,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整联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探索精神的追求,是一幅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归锦堂成,云汉上、天垂新画。
有朱颜绿鬓,禁林仙客。
玉局暂从香火社,金龟未报文章力。
看彤庭、赐第别承恩,居君侧。
斑衣戏,蟠桃摘。
翠袖倚,歌檀拍。
正祥开初度,颂声千百。
又是腊前梅态度,几多春近花消息。
想明年、今日醉西湖,光辉赫。
点点淮山,迢迢江水,分明别是风光。
地灵人杰,星斗烂文章。
初度充闾佳气,当年瑞、应弄珪璋。
薰弦奏,凉宵宝月,玉井藕花香。
清真,如逸少,兰亭修竹,曲水流觞。
想醉乡日永,地久天长。
小驻屏星怀玉,飞凫舄、元在鹓行。
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