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然如千丈之长松,势若摩穹。
昂然如野鹤之出笼,鸡群遂空。
使之崛起,接翼鹓鸿。高冠大剑,立于庭中。
七尺之躯,万夫之雄。
森然如千丈之长松,势若摩穹。
昂然如野鹤之出笼,鸡群遂空。
使之崛起,接翼鹓鸿。高冠大剑,立于庭中。
七尺之躯,万夫之雄。
此诗描绘了一位形象威武、气度非凡的人物,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不凡的气质与风范。
首句“森然如千丈之长松,势若摩穹”,以“千丈之长松”比喻人物的高大挺拔,与“摩穹”的气势相呼应,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概。接着,“昂然如野鹤之出笼,鸡群遂空”,将人物比作自由自在、卓尔不群的野鹤,从笼中飞出,使得周围的一切(比喻为鸡群)都显得渺小无足轻重,进一步凸显了其独特的个性和超凡的地位。
“使之崛起,接翼鹓鸿”,则表达了此人能够与那些杰出的同僚并肩,共同飞翔在高远的天空,暗示其不仅拥有卓越的才能,更具备与之匹配的志向和追求。
“高冠大剑,立于庭中”,描绘了人物的外在形象,高高的帽子、大大的佩剑,站立在庭院之中,既体现了其作为贵族或官员的身份,也象征着其坚定的意志和捍卫正义的决心。
最后,“七尺之躯,万夫之雄”,以“七尺之躯”形容其体格健壮,而“万夫之雄”则强调其在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是对其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的高度赞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路正卿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高尚品德以及深远影响,表达了对他的高度敬仰和赞美之情。
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
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
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
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
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
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
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
车书一以混,幽远靡不怀。
逐客憔悴久,故乡云雨乖。
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
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
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
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
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
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