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秦皇代有俦,奸人常缓钓鱼钩。
公孙不但能牵纵,巧计犹工毒上流。
汉武秦皇代有俦,奸人常缓钓鱼钩。
公孙不但能牵纵,巧计犹工毒上流。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系列中的第二首,以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历史人物为背景,聚焦于两位朝代的重要人物——张汤和公孙弘。诗中通过"汉武秦皇代有俦",暗示了这两位都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接下来笔锋一转,指出"奸人常缓钓鱼钩",暗指张汤和公孙弘作为佞臣,善于运用权谋,表面上看似温和,实则在背后施展计谋。
"公孙不但能牵纵",这里的"公孙"可能特指公孙弘,他以善于迎合汉武帝而闻名,"能牵纵"形容其手腕灵活,能够左右逢源。"巧计犹工毒上流"进一步揭示了公孙弘的狡猾,他的计策不仅巧妙,而且对朝政产生了深远且负面的影响,"毒上流"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影响如同毒药侵蚀了朝廷的上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批评了张汤和公孙弘这类佞臣的阴险手段,表达了对朝廷清明的期盼,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先亲膝下共游人,孤影飘零只我身。
今日再来如隔世,泫然衰泪落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