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南冠奏曲时,不如画里向阳枝。
赭衣一著从摇落,总有丹心托向谁。
自叹南冠奏曲时,不如画里向阳枝。
赭衣一著从摇落,总有丹心托向谁。
这首诗以黄蜀葵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黄蜀葵,又称“向日葵”,以其对阳光的执着追求而闻名。诗中的“南冠”比喻囚徒,暗示了诗人可能曾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或流离失所的经历。诗的第一句“自叹南冠奏曲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遭遇的哀叹,仿佛在说:“我独自感叹着,如同囚徒一般,演奏着命运的曲调。”
接着,“不如画里向阳枝”一句,通过对比,将自己与画中向阳生长的黄蜀葵进行类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黄蜀葵向着太阳生长,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渴望,而诗人却身处困境,无法实现这样的愿望。
“赭衣一著从摇落”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处境。赭衣是中国古代囚犯所穿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困境。诗人说,一旦穿上这样的衣服,就像树叶一样随风飘落,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这不仅指物质上的束缚,更深层地表达了精神上的压抑和失落。
最后一句“总有丹心托向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孤独。丹心,象征忠贞不渝的心志,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仍保持着对正义和理想的坚持。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这种坚持似乎找不到寄托的对象,显得格外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黄蜀葵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好,也深刻揭示了人在逆境中的挣扎与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理想坚守的勇气,读来令人深思。
细读箕畴,洛书字、六旬有五。
试屈指、我公今岁,恰符其数。
五福备全几坎九,既言一寿还称富。
乃今知、好德与康宁,皆由天与。记当日,嵩生甫。
喜今夕,逢初度。看儿孙鼎盛,贺宾旁午。
炉暖博山腾麝馥,杯擎琥珀斟香醑。
问千秋千岁与谁同,西王母。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
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