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砌霜华映杼明,金梭潜度杳无声。
西河洒送牵牛泪,东壁窥忙折齿情。
蟋蟀三秋吟转促,鸳鸯一日样初成。
纵横若有璿玑字,好待襄阳遣驾迎。
玉砌霜华映杼明,金梭潜度杳无声。
西河洒送牵牛泪,东壁窥忙折齿情。
蟋蟀三秋吟转促,鸳鸯一日样初成。
纵横若有璿玑字,好待襄阳遣驾迎。
此诗描绘了一位织锦美人的细腻情感与精湛技艺。首句“玉砌霜华映杼明”,以玉砌霜华喻织机上的光华,形象地展现了织锦的精美与光泽,衬托出织女工作的环境之清冷与高雅。接着,“金梭潜度杳无声”一句,通过金梭在织机上悄无声息地穿梭,生动地表现了织女织锦时的专注与娴熟,以及技艺的高超。
“西河洒送牵牛泪,东壁窥忙折齿情”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牵牛织女故事,巧妙地将人间织女的劳作与天上仙女的相思之情联系起来,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又深化了主题。同时,通过“洒送”和“窥忙”等动作的描绘,细腻地刻画了织女内心的复杂情感。
“蟋蟀三秋吟转促,鸳鸯一日样初成”两句,分别以秋天的蟋蟀和鸳鸯的图案为例,进一步展示了织女技艺的精湛与创造力。蟋蟀的吟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鸳鸯图案的初步完成则预示着织锦即将完成的美好前景。
最后,“纵横若有璿玑字,好待襄阳遣驾迎”两句,以璿玑(古代的天文仪器)为喻,赞美织女所织之锦如同天上的星辰般璀璨,预示着织女的技艺将会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与赞赏,暗示织女的未来将充满荣耀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织女织锦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织锦艺术的魅力,也表达了对织女勤劳智慧与美好品质的赞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抱病卧江海,屡经故国秋。
闭门览群动,自得静者谋。
仙宰有逸兴,强我北渚游。
时值七月望,寒蝉叫新秋。
槐柳夹修岸,山鸟鸣啁啾。
搴帷望孤屿,回桡背古丘。
歌声上云汉,玉管吹汀洲。
须臾绿烟灭,好月尊前浮。
皎如瑶台镜,泻作金波流。
仙人垂素足,桂树枝相樛。
扫石布瑶斝,弄水惊素鸥。
风飘寒梧响,露下莎鸡愁。
清景不可奈,中夜仍淹留。
归路怅明发,此欢焉可求。
漫漫银汉流,耿耿横天路。
盈盈河畔女,灿灿临长渡。
轧轧弄金梭,飒飒鸣如诉。
展转不成章,踯躅倚谁顾。
睆彼牵牛星,负轭何迟暮。
旧欢谅已陈,新约期难遇。
脉脉恨河梁,悠悠不得度。
揽佩坐徘徊,涕泗纷交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