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微山直太微宫,山下楼台起半空。
丹井石床缠地络,琼窗翠户出天风。
传闻仙子常时到,应是神霄有路通。
会待九秋明月夜,高吹铁笛上青葱。
少微山直太微宫,山下楼台起半空。
丹井石床缠地络,琼窗翠户出天风。
传闻仙子常时到,应是神霄有路通。
会待九秋明月夜,高吹铁笛上青葱。
这首诗描绘的是紫虚观的景象,位于少微山下,与太微宫相邻。楼阁凌空而建,仿佛悬浮于半空中,显得神秘而壮观。丹井和石床增添了道观的仙气,石床似地络蜿蜒,窗户则是碧玉般的琼翠,仿佛能吹来天上的清风。诗人想象着仙子常在此出没,暗示了观中可能有通往神仙世界的通道。最后,诗人期待在九月的明月之夜,乘着月色,吹响铁笛,悠然登上青葱的山峰,表达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追求。刘基以细腻的笔触,营造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道观图景。
定光瞻宝塔,拾级登仙岭。
遂径造其巅,下视富万井。
松涛虎啸翻,竹籁龙吟耿。
苟尚颊舌感,此必下蛙黾。
点头听经辈,金矣不复矿。
生公本无涉,谁云服精猛。
髯翁绝世才,儒佛场驰骋。
胜游托豪句,岂真增跈哽。
小座仰苏楼,绿畴含麦顷。
为祝今饼饵,宁忘昔饥冷。
人言元气复,我叹哀鸿永。
讵同彼子瞻,无事但揽景。
归舆循山塘,群瞻翠华影。
施惠贵及时,奚待大吏请。
西陲兵未罢,戡乱非得已。
储胥发官帑,讵肯征闾里。
究之出诸民,岂如无事美。
去年纵蠲赋,今复新正矣。
地瘠贫民良,施恩宜在此。
正供与全豁,宽心勤耒耜。
积欠免历年,奚用愁留抵。
靖外先安内,化日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