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蕖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烝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倘许共清旷。
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蕖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烝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倘许共清旷。
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满情感且擅长鉴赏美好事物者的君子形象。开篇“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两句,写出了这位君子的风度和气质,是那么的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坚韧。在接下来的“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这位君子在鉴赏美好事物时的独特眼光和超然态度。
接着,“疏蕖望修竹,凛凛丈人行”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其中“疏蕖”的竹林和“凛凛”的风声营造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氛围。紧接着,“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表明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即便是在最高规格的演绎中,也不放过任何一个音符。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这两句,则是描写君子在自然中的超然状态,他们甚至能与云朵亲密接触,与明亮的月亮为伴。随后,“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款待和交流,通过这样的互动,心灵得到了净化。
“烝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两句,是在赞美一种高雅的生活态度和品味,这种生活如同古代圣贤一般,让人感觉到超越世俗的清新。紧接着,“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则是写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对五言诗的热爱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两句,描述了一种宏伟的园林景观,这里的“渭川”和“玉井”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则是写诗人内心的丰富和语言的自如,他们的话语似乎源于深邃的心灵。
最后,“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在物质上虽不富裕,但心灵得到满足。在这里,“远公”和“子猷”都是古代高士的典故,他们都以隐居著称,通过这些典故,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全诗结束于“风庭散凫鹜,倘许共清旷。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几句,这里写的是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清凉,与朋友分享着清淡的饮食和悠闲的时光。
夜雨昏昏欲雪天,数家灯火北山前。
乡心认作桑麻路,忽有湖船奏管弦。
欲作雪,先作雨,十月墐户入室处。
东作丰登未可期,南方瘴疠已堪禦。
去年雪不及腊间,霜天桃杏敷红颜。
今年夏竟无冰卖,富屋钱谩堆如山。
秋来数郡融风烈,万舍烟灰千屋拆。
骄阳失性化为霖,鞭蛟笞龙精髓竭。
救火救水不少閒,民生下土何其难。
此时早降六花瑞,时寒休徵犹可还。
雁低楼外彤云起,万里北风开爽气。
雨声一变为霰声,霰效前驱雪踵至。
古称民以食为天,天欲饱民殊易然,但恐燮理无真贤。
果能燮理得真贤,岂不一白二白三白年年当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