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馆推名德,三司备羽仪。
麻宣鳷鹊殿,草辍凤凰池。
礼乐重兴日,诗书再睹时。
太平方有象,宁讶庙堂迟。
六馆推名德,三司备羽仪。
麻宣鳷鹊殿,草辍凤凰池。
礼乐重兴日,诗书再睹时。
太平方有象,宁讶庙堂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为祝贺赵公拜相所作的贺诗之一。通过“六馆推名德,三司备羽仪”两句,描绘了赵公在群臣推崇下,以高德显赫之姿,步入权力中枢的场景。接着,“麻宣鳷鹊殿,草辍凤凰池”则进一步渲染了赵公就任宰相后,朝廷上下对其尊崇与期待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鳷鹊殿”和“凤凰池”的典故,不仅展现了赵公的非凡地位,也暗喻了其将对国家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礼乐重兴日,诗书再睹时”两句,表达了在赵公的领导下,国家文化与政治的复兴景象,强调了赵公对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太平方有象,宁讶庙堂迟”则以一种自信而豪迈的语气,预示着赵公的到来将为国家带来新的气象,同时也对之前可能存在的迟疑或犹豫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彰显出对赵公能力的信任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公就任宰相这一重大事件的描绘,既展现了赵公个人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也寄托了诗人及民众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