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江》
《阅江》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长江浪涌石头高,雄矣王师壮羽旄。

阃外无人为埽幕,军中何计可投醪。

乘风貔虎堪摧阵,落日蛟龙欲撼涛。

击楫中流思百折,宵衣钟漏正焦劳。

(0)
鉴赏

此诗《阅江》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阅兵长江边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军队的雄壮与英勇。

首联“长江浪涌石头高,雄矣王师壮羽旄”以长江的波涛汹涌和石头山的巍峨高耸起笔,形象地描绘出阅兵场景的宏大与庄严,同时赞颂了王师(即皇帝的军队)的威武雄壮,如同飘扬的羽毛般彰显着荣耀。

颔联“阃外无人为埽幕,军中何计可投醪”则转而表达对军事将领的期待与敬意。在阃外(指军事要塞或边境地区)无人能为军队清扫障碍,暗示了军队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而在军营中,如何能够激励士气、赢得胜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颈联“乘风貔虎堪摧阵,落日蛟龙欲撼涛”进一步渲染了军队的勇猛与战斗力。乘风破浪的貔虎(猛兽)象征着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落日时分的蛟龙试图撼动江涛,则寓意着即使面对强敌,军队也能够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击楫中流思百折,宵衣钟漏正焦劳”表达了诗人对于军队在艰难险阻中坚持战斗的感慨。击楫中流,意味着在逆流中奋力前进,象征着军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决心;而宵衣钟漏,形容夜晚仍在忙碌,体现了军队在备战过程中的辛勤与付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阅兵长江边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壮志,也表达了对将士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送朱守忠兼怀山阴旧游

我昔登南镇,山阴一水东。

禹功思玉帛,秦刻卧鱼虫。

古有神仙宅,今传王谢风。

独怀词赋悔,白发老杨雄。

(0)

五坞山房为卢师陈赋

不是黄金地,毋烦白石歌。

春风湖上路,夜月镜中波。

插案图书在,缘阶兰桂多。

遥知梅雪后,杖屦待经过。

(0)

晨发柯村

蔼蔼山川曲,朝曦散秋光。

草露尚未晞,岭树变微霜。

白云满长谷,此中多深藏。

遵养共时晦,灭景不可望。

扰扰倦行役,拙诚难可将。

(0)

简贾司教二首·其一

郭西茅屋带峰峦,竹径花阑亦可看。

骑马自来还自去,无人知是广文官。

(0)

兵书峡

空岩一卷书,绿苔字应灭。

志决功不成,千秋有馀烈。

(0)

用韵荅以行

无客琴书昼掩堂,有诗先梦谢家郎。

雨来碧草遥添色,风过红蕖不断香。

多病更逢愁是敌,此身那得醉为乡。

巷南巷北稀相见,偪侧歌残送夕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