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古唐翁论学诗·其二》
《和刘古唐翁论学诗·其二》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未发之中不是先,一齐穿纽几前贤。

回三未解挥戈舞,吹万何妨隐几眠。

朱陆异同俱有说,周程风月迥无边。

明珠欲得惟沧海,却恐求鱼向木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叶春及所作的《和刘古唐翁论学诗(其二)》。诗人以深邃的哲理与丰富的意象,探讨了学问与人生的关系。

首联“未发之中不是先,一齐穿纽几前贤”,以“未发”与“先”对比,强调学问的深入理解不应急于求成,而应像前贤一样,通过深入思考与实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穿纽”比喻深入理解与掌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严谨态度。

颔联“回三未解挥戈舞,吹万何妨隐几眠”,运用了“回三”与“挥戈舞”的典故,以及“吹万”与“隐几眠”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在学问探索过程中,面对难题时的困惑与挑战,以及在解决问题后的轻松与满足。这里既展现了学者面对困难的坚韧不拔,也体现了在取得成果后的宁静与自得。

颈联“朱陆异同俱有说,周程风月迥无边”,将朱熹与陆九渊的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指出两者虽有差异,但都值得深入探讨。同时,以“周程风月迥无边”来比喻学问的广阔与深远,强调了学问探索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尾联“明珠欲得惟沧海,却恐求鱼向木缘”,以“明珠”比喻珍贵的知识或真理,“沧海”象征广阔的学问海洋,“求鱼向木缘”则是一种错误的方向。这句诗表达了获取知识的艰难与不易,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入误区,保持正确的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问探索过程中的种种体验与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春羁诗

征人叹道遐,去乡愒路迩。

佳期每无从,淮阳非尺咫。

春日起游心,劳情出徙倚。

岫远云烟绵,谷屈泉靡迤。

风起花四散,露浓条旖旎。

暄妍正在兹,摧抑多嗟思。

嘶声名边坚,岂我箱中纸。

染翰饷君琴,新声忆解子。

(0)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七从戎曲

选旅辞轘辕,弭节赴河源。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

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

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自勉辍耕愿,征役去何言。

(0)

奉和初秋诗

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

北阁连横汉,南宫应凿龙。

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

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0)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二十二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0)

伏闻游猎诗

虞旗喜旦晴,猎马向山横。

石关鱼贯上,山梁雁翅行。

雪平寻兔迹,林丛听雉声。

马嘶山谷响,弓寒桑柘鸣。

闻弦鸟自落,望火兽空惊。

无风树即正,不冻水还平。

谁知茂陵下,愿入雎阳城。

(0)

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

寓直惭虎贲,沈迷岂职事。

祈祈寒枝动,濛濛秋雨驶。

不见眼中人,空想山南寺。

双桐傍檐上,长杨夹门植。

夙昔构良游,接膝同欢志。

东西忽为阻,向隅怀独思。

飒飒履声喧,扰扰群分异。

卧闻复雷响,坐视重扃秘。

欲寄一行书,何解三秋意。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