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庾信的《拟咏怀诗二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二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太阳的光辉洒落在平坦的乐土上,微风轻拂,使得兰花散发着清香。这是对美好景象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远去的人的怀念和不舍。南国的美丽之人已然离去,而东家的枣树却在丰收,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失落感。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抱着松树而思念离别时的那只鹤,面对镜子却再也看不见那孤独的鸾鸟。这两句表达了深切的别情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两句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虽然没有登上险峻的山峰,但心中却始终向往着那遥远的长安。这不仅是对地理位置的向往,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
不惊荣辱总无忧。
度春秋。
得优游。
打破**,无物挂心头。
天内一天为活计,调龙虎,恣盘旋,斗未休。
紫金霜结有来由。
晃三周。
玉童收。
法界清天,风月独相酬。
神妙器成堪中选,向仙院,夺仙标,第一筹。
岁华如转辇,叹世路忙忙,何日知足。
锥刀竞蛮触。
这浮名浮利,少荣多辱。
谁能寡欲。
解恬淡、天之美禄。
把尘缘一旦纷飞,回首退藏岩谷。
清福。
松间步月,石上眠云,性如麋鹿。
高歌一曲。
闲吟罢,布棋局。
听猿啼鹤唳,水绿山青,篱外风敲瘦玉。
这真欢,夸古腾今,几人继续。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
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
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
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
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
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
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
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
菩提。
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