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
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
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
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
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
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
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
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
这首清代诗人王灿的《过大觉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观的山寺景象。首联“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写出了庵庙坐落在山峰之巅,登高远望,全城尽收眼底的雄伟气势。颔联“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与城市、河流的关系,寺庙如同守护者屹立在城市的中心,弯曲的河流环绕着村庄静静流淌。
颈联“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则转向了具体的景致,白色的云朵衬托出禅院的宁静,深秋时节,古木披霜,更显岁月沧桑。尾联“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希望能在这清幽之地找到心灵的宁静,常常来此游玩,寻求片刻的解脱。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禅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之感。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
邪见之人魔在舍,正见知人魔则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忽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
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
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见大悠悠。
《自性真佛解脱颂》【唐·慧能】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邪见之人魔在舍,正见知人魔则过。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忽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化身报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顿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须自修。今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见大悠悠。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NsWw8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