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若水上人禁足东涧以诗寄我赋答》
《若水上人禁足东涧以诗寄我赋答》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孤云隐见终无相,野水东西不定方。

丈室风幡原自动,诸天龙象俨成行。

尘沙障眼谁先觉,羁绁牵人久异乡。

禁足一时参妙悟,眉间早示白毫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禅宗景象。诗人以“孤云”与“野水”起笔,隐喻着修行者内心的自由与无常。孤云时隐时现,象征着心灵的飘忽不定;野水东流西转,寓意着世事的变幻莫测。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氛围。

接着,“丈室风幡原自动,诸天龙象俨成行”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风幡自动,暗示着修行者的心境不受外物所扰,自然流动;诸天龙象成行,则是借佛教中的神灵形象,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智慧与力量,仿佛有无数的守护者围绕。

“尘沙障眼谁先觉,羁绁牵人久异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对自由的渴望。尘沙遮蔽了双眼,意味着世俗的纷扰让人迷失自我;羁绁象征着束缚,长久远离故乡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最后,“禁足一时参妙悟,眉间早示白毫芒”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最终领悟。禁足修行是为了深入体悟佛法的奥义,而“白毫芒”则是佛教中佛陀的标志,象征着智慧的光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心灵的觉醒,智慧之光从眉间绽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修行体验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智慧与内在觉醒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束缚的反思。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陈用之学士挽词·其四

牢落公车待诏时,白头掌故更栖栖。

一生勤苦成何事,只得铭旌数尺题。

(0)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其二

端门魏阙郁峥嵘,灯火成山辇路平。

不待上林莺百啭,教坊先已进新声。

(0)

游洞霄宫

洞霄之名天下闻,洞霄之职宰辅分。

闻名姓往未识面,寄禄于此徒纷纷。

身到仙关不如我,九虎迎门开□锁。

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

风来万壑嘶松杉,水绕百折鸣嵌岩。

门前俗客自敛迹,不待立柱名隔凡。

群仙挽衣留我住,因一相逢忽相语。

双径秋风已扫尘,奚为后我同归去。

(0)

赠夏宗禹·其二

丹经千卷浩如林,妙诀无多底处寻。

但要灵台常似水,自然元海会生金。

(0)

端午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一

仙木浮琼醴,香菰簇宝槃。

汉宫三十六,争奉圣人欢。

(0)

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其三

晓来宽大诏初颁,物物咸沾雨露恩。

共仰生成归帝力,谁知辅佐属坤元。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