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明德,馨非稷黍。牲玉孔备,嘉荐惟旅。
金悬宿设,和乐具举。礼达幽明,敬行尊俎。
钟鼓云送,遐福是与。
我有明德,馨非稷黍。牲玉孔备,嘉荐惟旅。
金悬宿设,和乐具举。礼达幽明,敬行尊俎。
钟鼓云送,遐福是与。
这段诗文出自沈约的《梁雅乐歌六首(其八)谆雅》, 属于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从这短小的摘录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于礼仪之美、音乐之和谐以及德行之高尚的赞颂。
"我有明德,馨非稷黍"表达了对德行的自信与肯定,"牲玉孔备,嘉荐惟旅"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或宴会,展示了古代礼仪之庄严与丰富。"金悬宿设,和乐具举"中,“金悬”可能指的是悬挂的金属器物,如钟鼓,而“宿设”则暗示了准备工作的细致和长时间的投入,"和乐具举"则是对音乐美妙与完整的赞扬。
"礼达幽明,敬行尊俎"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礼仪之重视,以及在执行这些仪式时所体现的尊崇与庄严。最后,"钟鼓云送,遐福是与"则是在描绘祭祀或庆典结束后,那悠扬的钟声与鼓声仿佛带来了祥瑞和幸福,这种美好的氛围被人们所共享。
总体来说,这段诗文通过对物质细节的精致描述,以及对精神境界的高远追求,展现了古代文化中礼仪、音乐与德行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万壑千岩当坐起,断取越东山百里。
世閒不见永和人,长有春风流曲水。
沧海日高开寺楼,楼上当窗僧白头。
越僧世得钟张法,头白朝朝摹《禊帖》。
扣门客坐轩槛风,茶香酒煖笑语同。
致君有道尧舜出,访古无人羲献空。
频说法书日西宴,萧郎缩手心无限。
老僧抵掌僧雏睨,似谓慢藏旁欲谏。
语卿且勿谏,怀璧不可居。
御史称有诏,明日将登车。
长安再拜陈玉除,欧虞俯首愧不如。
年往运谢五百馀,钱生染笔中踌蹰。
石床闭绝昭陵夜,无复人閒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