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敷山书院》
《敷山书院》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千年糟粕几儿童,灯火山堂夜夜红。

世道不知文字下,心传岂在蠹鱼中。

难嗟此学全无术,肯没人间寸补功。

我问敷山今主者,谁家庭草自春风。

(0)
鉴赏

这首诗《敷山书院》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教育与文化的深刻见解。

首联“千年糟粕几儿童,灯火山堂夜夜红”,开篇即以“糟粕”比喻陈旧、不适宜的知识,而“儿童”则象征着接受教育的年轻一代。这里描绘了在知识的海洋中,孩子们在昏黄的灯光下,于山堂之中夜以继日地学习的情景。这一联既揭示了传统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体现了后辈们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颔联“世道不知文字下,心传岂在蠹鱼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前句指出,在社会风气或世道人心中,往往忽视了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即真正的智慧和道德教化。后句则反问,真正的知识传承是否仅限于那些被虫蛀的书籍之中?这里表达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传授比物质载体更为重要。

颈联“难嗟此学全无术,肯没人间寸补功”,转而讨论教育方法和实践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尽管存在一些教育上的局限和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他强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即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尾联“我问敷山今主者,谁家庭草自春风”,以提问的方式收束全诗,将话题引向了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关注。诗人询问敷山书院的现任管理者,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有人能够像春风般温暖地培育出新的知识与思想。这一问,不仅是对现实教育状况的关切,也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现代教育方法和实践的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教育的憧憬。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行营病中

心许征南破虏归,可言羸病卧戎衣。

迟迟不见怜弓箭,惆怅秋鸿敢近飞。

(0)

泽宫诗·其四

高墉伊何,维器与时。视之以心,谁谓鹄微。

(0)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山河归旧国,管籥换离宫。

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

爱棠馀故吏,骑竹见新童。

汉垒三秋静,胡沙万里空。

其如天下望,旦夕咏清风。

(0)

寓兴二首·其一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

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0)

唐乐府十首·其二轮者讴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0)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日望衡门处,心知汉水濆。

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群。

间气生灵秀,先朝翼戴勋。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旧业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

山带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远客,羌笛怨孤军。

鼎罢调梅久,门看种药勤。

十年犹去国,黄叶又纷纷。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