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何处弄烟霞,十二楼台别有家。
依旧当年双玉柱,擎天半倚白云斜。
仙人何处弄烟霞,十二楼台别有家。
依旧当年双玉柱,擎天半倚白云斜。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题九鲤湖九首(其四)玉柱》描绘了一幅仙人隐居的奇幻画面。首句“仙人何处弄烟霞”以问句形式,暗示了仙人的踪迹飘渺,与云雾缭绕的仙境相映成趣。"十二楼台别有家"进一步描绘了仙人居住的神秘高台,仿佛超脱尘世,自成一格。
后两句“依旧当年双玉柱,擎天半倚白云斜”则是对九鲤湖中标志性景观——玉柱峰的细致刻画。"双玉柱"形象生动,展现了山峰的挺拔与秀美,而“擎天半倚”则突显了其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白云斜"则增添了动态感,仿佛白云在峰顶缓缓流动,使得整个画面更具诗意和灵动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仙人与玉柱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
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
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
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
云气苍茫吟啸处,鼍吼鲸奔天黑。
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
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