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此溪亭,伊谁博济心。
野禽时送语,绿树昼交阴。
流水有深浅,青山无古今。
我来成小憩,秋气净烦襟。
突兀此溪亭,伊谁博济心。
野禽时送语,绿树昼交阴。
流水有深浅,青山无古今。
我来成小憩,秋气净烦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突兀此溪亭”,以“突兀”二字生动地勾勒出溪亭的雄伟姿态,仿佛它从自然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接着,“伊谁博济心”一句,巧妙地将亭子与人的精神追求联系起来,暗示了建造者或访客内心的博大与济世情怀。
“野禽时送语,绿树昼交阴”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野禽的鸣叫为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气,而绿树在阳光下的阴影则为画面增添了层次感和深度。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让人感受到听觉上的愉悦。
“流水有深浅,青山无古今”则是对自然永恒与变化的哲学思考。流水因深浅不同而展现出千变万化的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多样性;而青山则以其亘古不变的姿态,提醒人们自然界的恒久与人类文明的短暂。这一对比,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思。
最后,“我来成小憩,秋气净烦襟”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短暂停留后的内心感受。秋日的清气洗净了心中的烦恼,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作品。
好风吹我来洞天,云山九折相回旋。
苍虬绾结锁清润,翠蛟飞舞鸣潺湲。
一从大涤豁心目,披蒙蹑径登来贤。
栖真亭结翠微顶,临风一啸卑尘寰。
凤鸣晓霭群籁息,龙眠夜月山云连。
双台叠翠锁空洞,危峰屹柱崭苍烟。
金堂玉室亘万古,兰林蕙帐馀千年。
三更雨滴傍檐石,六月秋生飞玉泉。
瀹泉烹玉隽馀味,但觉两腋如飞仙。
萧萧征骑立长亭,遥指天涯万里程。
尊酒欲阑人欲别,夕阳丝管尽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