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途中作》,描绘了秋天行旅于楚地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秋末楚云端”,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暗示旅途的萧瑟与远方。接下来的“行侵苔藓斑”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荒凉,行人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愁肠不厌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借酒浇愁,却无法排解深重的忧虑。而“病眼岂逢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痛使他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力减弱,更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远路有时到”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但诗人并未放弃前行,“宦游无处闲”道出了在外为官的忙碌与奔波,没有片刻的闲暇。最后一句“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诗人思念起故乡清渭河畔的宁静生活,那里的烟柳和柴门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与眼前的旅途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归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道人眈眈痴虎头,瞭然电转开双眸。
枯木已死寒岩秋,定中霹雳摧四牛。
起来下笔不能休,新诗字字蟠银钩。
发其馀者漫不收,散而纵横为九流。
我观此画真其尤,病维摩诘小有瘳。
文殊大士从之游,彼上人者难对酬。
两公文章虎而彪,万古凡马空骅骝。
向来曹韩与韦侯,笔端亦尝知此否。
世间画本多山丘,阅人何翅如传邮。
对此可以销百忧,先生胡为吟四愁。
妍词少劲气,直表无曲阴。
劝百岂救一,枉尺焉取寻。
世路务争险,人情难测深。
渔樵各有侣,英俊自成林。
药苦病所利,酒多狂莫斟。
珠投防按剑,玉折戒磨簪。
愿持松柏操,甘受雪霰侵。
途穷但回步,何用涕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