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作》
《途中作》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途中作》,描绘了秋天行旅于楚地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秋末楚云端”,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暗示旅途的萧瑟与远方。接下来的“行侵苔藓斑”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荒凉,行人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愁肠不厌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借酒浇愁,却无法排解深重的忧虑。而“病眼岂逢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痛使他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力减弱,更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远路有时到”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但诗人并未放弃前行,“宦游无处闲”道出了在外为官的忙碌与奔波,没有片刻的闲暇。最后一句“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诗人思念起故乡清渭河畔的宁静生活,那里的烟柳和柴门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与眼前的旅途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归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观行上座所作维摩问疾图

道人眈眈痴虎头,瞭然电转开双眸。

枯木已死寒岩秋,定中霹雳摧四牛。

起来下笔不能休,新诗字字蟠银钩。

发其馀者漫不收,散而纵横为九流。

我观此画真其尤,病维摩诘小有瘳。

文殊大士从之游,彼上人者难对酬。

两公文章虎而彪,万古凡马空骅骝。

向来曹韩与韦侯,笔端亦尝知此否。

世间画本多山丘,阅人何翅如传邮。

对此可以销百忧,先生胡为吟四愁。

(0)

偈十六首·其十二

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

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著袜。

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

(0)

崇礼次韵奉酬聊致挽留之意

归艎少缓不须摧,更待东城一访梅。

铁石心情犹解赋,芝兰风味合相陪。

腊残绝讶迟迟见,春近何妨得得来。

清赏未谐君欲去,临邛谁与共衔杯。

(0)

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其三

忆昔金銮直,天颜喜色新。

草麻惭大手,命相得良臣。

内赐充怀袖,廷扬耸搢绅。

秪今馀典册,那复见斯人。

(0)

再赋一首趁韵信笔初无定意也

妍词少劲气,直表无曲阴。

劝百岂救一,枉尺焉取寻。

世路务争险,人情难测深。

渔樵各有侣,英俊自成林。

药苦病所利,酒多狂莫斟。

珠投防按剑,玉折戒磨簪。

愿持松柏操,甘受雪霰侵。

途穷但回步,何用涕沾襟。

(0)

次韵李西美舍人见寄二首·其一

虏骑长驱犯帝闉,滥陪国论敢谋身。

十年不得关河信,四海犹飞战伐尘。

驾驭英雄归睿主,扶持宗社赖元臣。

自惭老病无长策,徒奉藩条牧细民。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