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游.元夕应制》
《少年游.元夕应制》全文
宋 / 康与之   形式: 词  词牌: 少年游

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0)
注释
双龙烛:装饰有双龙图案的蜡烛,可能象征皇室或节日的奢华。
瑶台: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宴会的场所。
蕊宫:古代神话中的花神宫殿,比喻美女或仙境。
太平箫鼓:象征盛世的音乐,表达欢乐祥和的气氛。
清漏玉壶:形容漏壶(计时器)清澈如玉,暗示皇家的精致生活。
绮罗生润:形容衣物上的露珠,也暗示环境的湿润和宁静。
翻译
双龙烛光摇曳,映照着千家万户的夜晚,人们在瑶台举行盛大的宴会。
轻盈的蝴蝶随着香气起舞,飞蝉落在耳边,人们仿佛从蕊宫降临。
清晨的宫廷中响起太平的箫鼓声,玉壶中的漏壶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乘坐华丽的辇车归来时,衣裳上沾染了湿润的露水,月光在花丛中若隐若现。
鉴赏

这首《少年游·元夕应制》是宋代词人康与之所作,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宫廷庆典的盛况。"双龙烛影"展现出华灯初上的辉煌,"千门夜色"则烘托出京城之夜的深沉而神秘。"三五宴瑶台"点明了节日的庆祝地点,宛如仙宫盛会。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舞者轻盈如蝶,香气四溢,蝉翼般的发饰在月光下闪烁,增添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人自蕊宫来"暗示了宫廷女子的高贵气质,仿佛从仙境降临人间。

"太平箫鼓宸居晓"描绘了清晨时分,宫廷中奏响的乐曲声,伴随着清脆的漏壶计时,显示出皇家的安宁与祥和。"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描绘了宫女们乘坐华丽的辇车归来,衣着华丽,月光映照在繁花之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宫廷盛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宫廷的奢华以及月色下的诗意之美。

作者介绍
康与之

康与之
朝代:宋   字:伯可   号:顺庵   籍贯:洛阳   生辰:1147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翟簿示似中秋高作命意着语殆与商素争清读至人与月忘年之句不觉击节借五言为韵赋诗答谢·其二

老蟾挂青冥,寒影堕秋渚。

流声到楚泽,千古相溶与。

(0)

曲君

冥搜浑不见诗踪,却在陶然一醉中。

到得醒来诗又去,曲君那有许神通。

(0)

渔家傲·其二

我佛莲华随步踏。黄金妙相青螺发。

因地曾将洪誓发。四十八。众生尽度成菩萨。

宫殿红香华影合。宝阶三道琉璃阔。

水鸟树林皆念法。声嘈囋。空中零乱天华撒。

(0)

满庭芳.辛未岁,闻表兄王和叔秘监林屋既成,乃作彩舫,幅巾雪鬓,徜徉湖山间,望之为蓬瀛仙翁也。因赋此以寿之,俾舟人歌以和渔唱

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

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

尚忆儿童旧地,疏帘外、烟雨新晴。

微吟罢,渔歌响答,欸乃醉中听。蓬瀛。

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

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

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

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

(0)

渔家傲·其二

檐玉敲寒声不定。水仙瓶里梅相映。

半缕篝香云欲暝。窗几静。月华时送琅玕影。

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剩有闲风景。

薄醉起来行藓径。多幽兴。悠然一霎风吹醒。

(0)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其五

乾易以知险,履坦期同跻。

誓彼不复过,一笑驷马题。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