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这首《少年游·元夕应制》是宋代词人康与之所作,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宫廷庆典的盛况。"双龙烛影"展现出华灯初上的辉煌,"千门夜色"则烘托出京城之夜的深沉而神秘。"三五宴瑶台"点明了节日的庆祝地点,宛如仙宫盛会。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舞者轻盈如蝶,香气四溢,蝉翼般的发饰在月光下闪烁,增添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人自蕊宫来"暗示了宫廷女子的高贵气质,仿佛从仙境降临人间。
"太平箫鼓宸居晓"描绘了清晨时分,宫廷中奏响的乐曲声,伴随着清脆的漏壶计时,显示出皇家的安宁与祥和。"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描绘了宫女们乘坐华丽的辇车归来,衣着华丽,月光映照在繁花之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宫廷盛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宫廷的奢华以及月色下的诗意之美。
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
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
尚忆儿童旧地,疏帘外、烟雨新晴。
微吟罢,渔歌响答,欸乃醉中听。蓬瀛。
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
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
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
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