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买渔竿,垂纶信烟水。
三年婴世网,风蓑挂檐尾。
相寻幽斋启,一笑见吾子。
斗室同扁舟,烟波在屋里。
虚窗皓然白,见雪不见纸。
良久茶烟生,溟濛湿云起。
秋梧风翏翏,如坐布帆㡳。
已疑入剡川,竹杖胡在此。
昔贤留斯堂,水竹尚清绮。
俯仰千古胸,卧游万山履。
澄观半榻上,了无一可喜。
道书置床头,素琴横石几。
何须枕清流,沤鸟乃我侣。
寄语前村渔,此中吾老矣。
昔我买渔竿,垂纶信烟水。
三年婴世网,风蓑挂檐尾。
相寻幽斋启,一笑见吾子。
斗室同扁舟,烟波在屋里。
虚窗皓然白,见雪不见纸。
良久茶烟生,溟濛湿云起。
秋梧风翏翏,如坐布帆㡳。
已疑入剡川,竹杖胡在此。
昔贤留斯堂,水竹尚清绮。
俯仰千古胸,卧游万山履。
澄观半榻上,了无一可喜。
道书置床头,素琴横石几。
何须枕清流,沤鸟乃我侣。
寄语前村渔,此中吾老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中的“昔我买渔竿,垂纶信烟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向往。接着,“三年婴世网,风蓑挂檐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三年间虽身陷世俗束缚,但心仍向往着自然的生活状态。
“相寻幽斋启,一笑见吾子”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而“斗室同扁舟,烟波在屋里”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通过“虚窗皓然白,见雪不见纸”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室内环境与室外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良久茶烟生,溟濛湿云起”表现了诗人品茶时的宁静与思考,而“秋梧风翏翏,如坐布帆㡳”则以秋风梧桐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接下来的“已疑入剡川,竹杖胡在此”则通过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剡川的美景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昔贤留斯堂,水竹尚清绮”提到前人留下的居所,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而“俯仰千古胸,卧游万山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最后,“澄观半榻上,了无一可喜”、“道书置床头,素琴横石几”、“何须枕清流,沤鸟乃我侣”、“寄语前村渔,此中吾老矣”等句子,则集中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心灵和谐统一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客问我何意,萧然住此山。
我答客何愚,何不观我颜。
我颜又不戚,我心何曾顽。
我非武陵人,亦非南阳贤。
又非无为谓,终日长窅然。
一衲三十载,夏热冬犹寒。
客至无美酒,烹葵酌流泉。
相对无游辞,所举楞伽篇。
日入群动息,连床同夜禅。
终宵松风声,至晓不得眠。
我有懒瓒计,放足且随缘。
觉来日已高,此诀不可传。
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
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
起舞还再拜,圣训垂明明。
拜舞讵逾节,顿忘乐所形。
敛衽复端坐,玄思窥沉溟。
寒根固生意,息灰抱阳精。
冲漠际无极,列宿罗青冥。
夜深向晦息,始闻风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