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其二》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0)
注释
端居:静坐。
岁已宴:岁月漫长。
杖履:手杖和鞋子。
萧然:孤寂。
云露:云雾。
窗前日:窗户前的阳光。
秋明:秋日明亮。
树外天:树林之外的天空。
大江:大河。
寒欲落:寒冷得似乎要结冰落下。
霁逾鲜:雨后天晴,景色更显清新。
白首:年老。
无聊剧:无所事事。
昏昏:昏昏沉沉。
醉眠:沉醉于睡眠。
翻译
静坐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手杖和鞋子也显得孤寂无依。
云雾缭绕的窗户前,阳光透过,秋日的天空格外明亮,远处的树林之外是开阔的天际。
宽广的大江在寒冷中似乎要结冰落下,雨后初晴的山岭更加清新。
年老体衰,无所事事,只能昏昏沉沉地沉醉于睡眠之中。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老者在秋天的早晨醒来后的情景。"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表明老人已经年迈,需要依靠拐杖行走,而且步伐也变得缓慢和不稳定。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老年的体态和生活状态。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则是在写景,从室内到室外,云雾缥缈的窗前和清澈明朗的秋日,以及透过树叶映衬出来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大江即将结冰,而山岭间弥漫着薄雾或轻纱。这两句诗通过对季节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远而清冷的情感。

最后,"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则是老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白发已然,无复年轻时的激情和抱负,只能在酒精的作用下沉醉入睡,以逃避现实的寂寞与无聊。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晚期的淡泊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状态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尤其是对于衰老、孤独以及生命消逝的深沉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扬州枉矢何时弭,涿野蚩尤尚未俘。

底处愁城能著我,风为愁骑雨愁车。

(0)

感旧

林梢接手百花浮,昔与王孙倚小楼。

风物无情常自若,男儿何处不堪愁。

兰成只忆江南老,丞相难忘洛下游。

今日天涯送春泪,不堪更为种瓜侯。

(0)

通叟年兄视以柳侯庙诗三首辄亦有作所谓增来章之美也·其二

何处乘驹去,空庭荔子垂。

韩词方走奠,柳庙久徂饥。

既恨谋身误,仍嗟报国隳。

罗池便如此,不复问愚池。

(0)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仆元丰五年登科事相类时曾子固坐失考罚铜三十斤后为先人语之甚详

波臣好荡箕风急,浮世谁为自必人。

顾我高飞摧短翮,念君阔步踬长绅。

一枝青桂憎兄好,三府丹书重友因。

近接语言遥梦寐,共将白发傲芳春。

(0)

次韵任伯途中见寄·其一

命驾关东千里馀,拂衣前去未勤渠。

自怜病客料秦虎,共学骚人忆郢闾。

赋就句奇轻恶道,诗成意远欲閒居。

此生辛苦君能识,不向他人道看书。

(0)

朱郎元章以予不得宫观与诸侄有唱和见寄揽之欣喜五更枕上赋四首·其一

天上何曾有谪仙,一来下土便顽然。

偶遭愁鬼栖迟厄,永结羁人寂寞缘。

不得閒身从静志,徒思乐食与安眠。

儿曹诗句来存问,尽贺朱家为发编。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