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悟和尚》
《寄悟和尚》全文
宋 / 释遵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
sòng / shìzūnshì

lèirènyuánzhāichángyǎnsōngbiān

hánchuíbáiguòshēnxuěxiàqīnglínzhīnián

dāngxīnshāogèngnuǎnjiāngmiáowèizhùnán穿chuān

jìngrénwèndōnglínshèshíyǐnqīngliúguànli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遵式写给悟和尚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禅师生活的敬仰和对其隐居生活的深深感慨。首句“无累无机祇任缘”描绘了悟和尚超脱尘世,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没有纷扰和机心。他居住在古松旁边的小斋,环境清幽,生活简朴。

“寒垂白发过深雪”形象地刻画出禅师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守在深山之中,不畏严寒的形象。接下来的“不下青林知几年”暗示了他在这里已经度过许多个春秋,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禅师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同时也暗含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物质需求的淡泊。

最后,“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孤独但又清净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无人问津的寂寥中,只有清流滋润着禅院中的莲花,象征着禅师内心的宁静与佛法的滋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师隐居生活的画面,赞美了悟和尚的修行境界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释遵式
朝代:宋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猜你喜欢

望江南.四首·其一

秦淮月,久漾画图中。

处处楼台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风。寂寞古行宫。

(0)

踏莎行

浣月亭高,映江楼古。湖山蕴籍供裁句。

欲寻陈迹认南朝,新词吟到西泠路。

香润兰丛,影留桐絮。联吟更有神仙侣。

玉窗想得静拈毫,浓青不捲疏帘雨。

(0)

金缕曲

花事探幽坞。出城闉、江流清浅,暗香微渡。

官阁宾僚诗兴动,爱比甘棠万树。

恰雪蕊、霜葩初吐。

空际月明频对影,伴癯仙、别有闲风度。

有同调,广平赋。去年此际寻春去。

算花期相思,隔岁卿应记取。

纸帐重寻罗浮梦,梦醒惟闻翠羽。

望迢递、江南归路。却笑漫山桃李俗。

岁寒盟、祗许松筠侣。愿偕隐,吾与汝。

(0)

醉花阴.悼表妹周姞

香魂还忆人间否。烟缕消金兽。

寂寞旧妆楼,环佩声遥,月照纱窗透。

可怜人返瑶京后,忍见年时绣。

篱角剩黄花,颤向西风,犹似生前瘦。

(0)

留春令.偶阅花蕊夫人宫词,内藏垂丝海棠花瓣,尚系七年前所收,感成一词

情痴幸挽香魂住。别七载、一朝重遇。

词人得近免泥涂,问旧梦还如故。

恼煞封姨生来妒。难都把、锦帏深护。

残香零粉遍天涯,那是可留春处。

(0)

摸鱼儿.次韵和外湖田泛舟之作

正清和、一番梅雨,奇峰凝碧千顷。

沿溪桑柘青于染,想见三桥波净。平似镜。

望湖树湖云,漫荡瓜皮艇。晚霞映岭。

恰鱼父船唇,牧童牛背,风外笛声紧。

良朋聚,画意诗情管领。

探幽须逞清兴,鸡豚社散游人少,谁更把杯痛饮。

绕异境,怅路隔桃源,可许移家近。纪游无尽。

看屋隐蔷红,波分柳绿,点缀好风景。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