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山东南偏,手种一区芋。
炎炎六七月,挈瓶事灌注。
兹焉有佳思,役役不知暑。
寒夜羹玉糁,聊用娱岁暮。
屋山东南偏,手种一区芋。
炎炎六七月,挈瓶事灌注。
兹焉有佳思,役役不知暑。
寒夜羹玉糁,聊用娱岁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投入。首句“屋山东南偏,手种一区芋”,简练地勾勒出诗人的居住环境和劳动成果——在屋山东南方向,亲手种植了一片芋头田。接着,“炎炎六七月,挈瓶事灌注”描述了夏季炎热时节,诗人亲自提着水壶为作物浇水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农田的细心照料。
“兹焉有佳思,役役不知暑”则表达了诗人劳作时的愉悦心情,即使在酷暑中也感到充实和满足,佳思即美好的想法或情感。这种心境超越了季节的炎热,让劳作变得不再辛苦,而是充满乐趣。
最后,“寒夜羹玉糁,聊用娱岁暮”描绘了收获季节的场景。冬天来临,诗人用芋头煮成美味的羹汤,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以此来欢度年末,享受丰收的喜悦。整个画面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尊重以及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哲学意味。
年年今夕是中秋,今年今夕月几望。
又向龙山玩月明,恨不此时登百丈。
百丈峰头天宇宽,桂树婆娑风雨寒。
嫦娥冰奁未全启,神仙宝盖遥相看。
羽衣乐奏流霞宴,六六洞天光作殿。
欲伴群仙捧寿觞,绝壁丹崖路如线。
山僧有酒浮金波,已?一醉同高歌。
明朝归去还对月,百尺楼中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