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取官奴秉烛人,袜材休惜为传神。
不知谁鼓湘灵瑟,千里秋风别恨新。
唤取官奴秉烛人,袜材休惜为传神。
不知谁鼓湘灵瑟,千里秋风别恨新。
这首诗名为《墨竹》,是明代诗人管讷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墨竹的魅力。诗人唤起守夜的仆人,不惜珍贵材料只为画出逼真的竹影,暗示他对墨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接着,他借由“不知谁鼓湘灵瑟”的典故,将秋风与湘灵的瑟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画中竹子所承载的离别之愁,使得这幅墨竹图仿佛有了生命,别恨之情跃然纸上。整体上,此诗以物寓情,情景交融,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深情厚意。
百尺塔,七尺身,广川得孝女,涿鹿见孝孙。
孝女出华胄,孝孙为细民。
民何知,有至性,一言能愈祖母病。
民何能,有卓行,一死能代祖母命。
浮图对峙督亢城,上有乌鸟肠断声。
濡血下染土花紫,孝孙万劫犹长生。吁嗟乎!
儒家侈口谈伦理,全而归者常言耳。
我方据案讲《孝经》,废书一叹泪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