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半城郭,平楚下寒烟。
芳草催鶗鴂,疏林响暮蝉。
青山旧游地,纨扇已凉天。
无任登临感,归途一惘然。
斜阳半城郭,平楚下寒烟。
芳草催鶗鴂,疏林响暮蝉。
青山旧游地,纨扇已凉天。
无任登临感,归途一惘然。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城时所见之景,充满了深秋的萧瑟与凄美。首句“斜阳半城郭”,以夕阳余晖映照城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平楚下寒烟”,平旷的原野上,寒烟缭绕,更添了几分冷寂。诗人通过“芳草催鶗鴂,疏林响暮蝉”两句,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交织在一起,鶗鴂的啼叫与暮蝉的鸣声,既是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青山旧游地,纨扇已凉天”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季节变化的感知。青山依旧在,但纨扇已凉,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美好的时光终将逝去。最后,“无任登临感,归途一惘然”直抒胸臆,面对眼前的景色,诗人不禁生发出无限感慨,归途中的心情更是复杂难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记忆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父母有男女,兄良必弟悌。
天性所禀赋,初不烦法制。
如何中道间,阋墙成背戾。
盖由结婚姻,异姓以女妻。
妻不娴教训,夫不恤苗裔。
怨隙由爱惜,纷争为财计。
浸润日已久,同恶遂相济。
昆季若仇敌,长幼绝交际。
孤然离索身,何以异狗彘。
当思父母心,喜得贤子继。
为彼慵懦儿,清阴均映蔽。
如何我自贤,了不念同蒂。
宜罄友于情,金兰彰夙契。
推心更及远,落地皆鲁卫。
祥览何人哉,高风驰万世。
俚言虽不文,将以助棠棣。
天东衔烛龙,光景照四溟。
羲和揽龙辔,鞭策日夜征。
露华以春晖,霜叶当秋零。
危柱无弱弦,急辕无留旌。
华发不再绿,彫颜宁重荣。
良辰足行乐,羁旅难为情。
乌程有美饷,为人驻颓龄。
玉指陈兰藉,歌钟閒鸾笙。
短章可娱日,意气聊相倾。
我顷天上遭雷斥,万里南归弄泉石。
惭愧张侯著眼看,诗卷光芒射奎壁。
一朝逸气见眉间,浩歌依刘出闽山。
渠今得客君得主,宁复回首更悲酸。
阴雨初生腐草翼,破并行空夜的皪。
何时归伴栟榈狂,一吐长虹贯白日。
霜铺鸳瓦茸茸白,红日破寒舒晓色。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
缘何便證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
时世梳妆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
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鍊鸾蜂液。
团香掠蕊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
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
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
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