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男女,兄良必弟悌。
天性所禀赋,初不烦法制。
如何中道间,阋墙成背戾。
盖由结婚姻,异姓以女妻。
妻不娴教训,夫不恤苗裔。
怨隙由爱惜,纷争为财计。
浸润日已久,同恶遂相济。
昆季若仇敌,长幼绝交际。
孤然离索身,何以异狗彘。
当思父母心,喜得贤子继。
为彼慵懦儿,清阴均映蔽。
如何我自贤,了不念同蒂。
宜罄友于情,金兰彰夙契。
推心更及远,落地皆鲁卫。
祥览何人哉,高风驰万世。
俚言虽不文,将以助棠棣。
父母有男女,兄良必弟悌。
天性所禀赋,初不烦法制。
如何中道间,阋墙成背戾。
盖由结婚姻,异姓以女妻。
妻不娴教训,夫不恤苗裔。
怨隙由爱惜,纷争为财计。
浸润日已久,同恶遂相济。
昆季若仇敌,长幼绝交际。
孤然离索身,何以异狗彘。
当思父母心,喜得贤子继。
为彼慵懦儿,清阴均映蔽。
如何我自贤,了不念同蒂。
宜罄友于情,金兰彰夙契。
推心更及远,落地皆鲁卫。
祥览何人哉,高风驰万世。
俚言虽不文,将以助棠棣。
这首诗《童丱须知·长幼篇》由宋代史浩所作,通过描绘家庭内部因婚姻关系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深刻揭示了长幼之间应有的和谐与尊重。诗中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美德,和睦相处,如同兄弟姐妹一般。然而,随着婚姻的介入,尤其是异姓间的联姻,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疏离和对立。
诗中指出,这种矛盾往往源于夫妻双方在教育子女、关心后代上的不足,以及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过于计较个人利益和财产分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分歧逐渐积累,最终演变成不可调和的敌对情绪,使得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如同仇敌,甚至断绝了所有交流。
诗人以此警示世人,应当珍惜家族血脉相连的纽带,传承父母的教诲,发扬兄弟姐妹间互助友爱的精神。他呼吁人们超越个人私利,将心比心,共同维护家族的团结与和谐,就如同鲁国和卫国一样,成为互相扶持、共同发展的典范。
最后,诗人以俚语结尾,表达了希望通过这样的诗歌来弘扬家族和睦、兄弟情深的美好风尚,让这种高尚的道德观念流传千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