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竹枝寿凤山司徒》
《题竹枝寿凤山司徒》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梅花道人写竹枝,湘江风动碧云时。

一缄北为司徒寿,如向初筵歌菉猗。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题竹枝寿凤山司徒》。邵宝以梅花道人的身份,巧妙地将竹枝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诗中描绘了湘江边风动碧云的景象,竹枝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生动。

“梅花道人写竹枝”,开篇即以“梅花道人”这一隐喻,暗示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追求的高尚情操。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象征意义,邵宝通过“写竹枝”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湘江风动碧云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湘江的水波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风起时更添了几分动态之美。这样的景象为竹枝的出现提供了绝佳的背景,使得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一缄北为司徒寿”,这里的“一缄”指的是书信,邵宝通过一封书信的形式,向司徒寿致以祝福。这封信不仅承载着对友人的关怀和敬意,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在古代,书信是传递情感和祝福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长辈或朋友的祝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亲情。

“如向初筵歌菉猗”,“菉猗”出自《诗经》,原指一种草本植物,这里借指宴会的乐曲。邵宝将此句融入诗中,寓意着如同在初次的宴会上,以乐曲表达对司徒寿的祝福和敬意。这种比喻既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也体现了对友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邵宝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坦然老人歌

坦然老人真坦然,不求才行人间传。

不赋蜀道难,懒和沧浪篇。送穷乞巧皆无言。

坦然心地何所似,皎皎白日悬秋天。

桑麻田,松菊园,乃在武林清溪边。

傍溪茅屋只数椽,朝出耕,夕安眠。

儿女嬉笑南窗前,皇天平平无党偏。

坦然老人真坦然,我欲移家相近时周旋。

(0)

竹邻子歌

竹邻子,何许人,云是落托穷乡民。

柴门半掩堪罗雀,布衣百结如悬鹑。

囊间有钱即沽酒,甑中无米从生尘。

读书不多虑事浅,发言往往遭众嗔。

独行独止无与友,拂石醉卧苍厓垠。

忽梦数君子,玉立而长身。

口云出自渭川族,托迹今居汉水滨。

冰霜风雨不改色,梅仙髯史吾同伦。

闻君失意众所弃,吾独爱之求与邻。

但多酿酒对君饮,日日清风扫户新。

(0)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一

旷达不世士,性本爱丘山。

一为利禄縻,役役簿领间。

田园已将荒,不归诚厚颜。

敛裳中宵逝,遥遥驾舟还。

矫首睇孤鸿,高举谢尘樊。

(0)

十七夜月

玉鉴重飞夜,寒光落素扉。

山河空照影,星汉久沉辉。

城鼓催传漏,庭砧罢捣衣。

谁能清啸里,长望不怀归。

(0)

结交行

古人结交重相许,刎颈捐生后人慕。

倾心沥胆过弟兄,意气昂藏谁敢顾。

一朝势去事稍移,外貌未变心已离。

临危忽作安身计,前时相许成相欺。

君不见张耳陈馀最相爱,印绶毕竟何人佩。

(0)

游神光寺登道山亭读曾南丰先生撰碑

不见神光解吐虹,满亭苔藓旧游空。

职方诸贡归王会,贤守遗碑见土风。

城郭尚存人物异,江山如故古今同。

欲将往事增惆怅,望断烟波没去鸿。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