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风纪受恩深,又见西行捧德音。
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
戍閒部伍清河曲,地远桑麻接华阴。
到处行台怀帝阙,封章还拟罄丹心。
四朝风纪受恩深,又见西行捧德音。
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
戍閒部伍清河曲,地远桑麻接华阴。
到处行台怀帝阙,封章还拟罄丹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陈都宪即将赴任关中的深情厚意与美好祝愿。
首联“四朝风纪受恩深,又见西行捧德音”,开篇即点明陈都宪在多朝为官,深受朝廷恩宠,此次西行赴任关中,更是带着德政之声,展现了陈都宪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颔联“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运用了神仙与人间父老的对比,既表现了陈都宪离京时天人共惜的情景,也描绘了他回到关中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体现了陈都宪深受百姓爱戴。
颈联“戍閒部伍清河曲,地远桑麻接华阴”,描绘了陈都宪到达关中后,军旅生活虽闲适,但依然不忘治理地方,使边疆安宁;同时,关中地区广袤的土地上,桑麻连绵,与华山相接,展现出关中富饶的自然风光。
尾联“到处行台怀帝阙,封章还拟罄丹心”,表达了陈都宪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怀揣着对朝廷的忠诚与敬仰,准备随时向朝廷汇报工作,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都宪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他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和政绩的高度关注与期待。
云鬓犀枕,谁似得、钱塘人物。
还又喜、小窗虚幌,伴人幽独。
荐枕恰疑巫峡梦,举杯忽听阳关曲。
问泪痕、几度浥罗巾,长相续。南浦远,归心促。
春草碧,春波绿。黯销魂无际,后欢难卜。
试手窗前机织锦,断肠石上簪磨玉。
恨马头、斜月减清光,何时复。
洞天春色盈盈,乱山秀出千堆锦。
云收雨敛,晓晴烟淡,碧空横枕。
高卧怡怡,顿开怀抱,释迷忘寝。
看仙花瑞草,迎风照日,腾光彩,异凡品。
欢庆时丰岁稔。万邦宁、百邪俱禁。
太平国里,长安陌上,纵横有甚。
大道无疑,傍门斜径,不须详审。
是从来浩劫,神仙过路,但曾经恁。
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
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
嫩叶萧骚,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
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
好事东里田侯,南溪新种,使我开青目。
尽日高吟窗外看,风飐筠梢摇绿。
冉冉幽香,萧萧疏影,坐卧清肌肉。
云龛闲伴,雅怀惟称仙福。
不恋功名,不求富贵,不惹闲非。
盖一间茅屋,依山傍水,甘贫守道,静掩柴扉。
读会丹经,烧残宝篆,终日逍遥任自为。
真堪悦,遇饥来吃饭,冷即穿衣。个中消息谁知。
自里面惺惺外若痴。
且藏锋挫锐,先人后己,和光混俗,岂辨高低。
处世随缘,乐天知命,白雪壶中配坎离。
时来到,与十洲仙子,同驾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