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运推移,日南长至。自古自今,同天同地。
灵山一会尚俨然,雷音堂中谈不二。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自古自今,同天同地。
灵山一会尚俨然,雷音堂中谈不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偈颂,以晷运(日影运行)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晷运推移,日南长至"描绘了冬至时分,白天逐渐变长的过程,这是古人观察自然现象的结果。"自古自今,同天同地"强调天地宇宙的永恒不变,暗示佛法的普世性和恒久性。
"灵山一会尚俨然"中的"灵山"通常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一会"则可能暗指佛祖讲经说法的神圣时刻,即使在人间,这种精神会晤也是庄重而神圣的。"雷音堂中谈不二"指的是阿弥陀佛的住处——雷音寺,这里讨论的佛法教义是唯一无二的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佛法真谛的追求,体现了禅宗简洁明快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
壮年游远塞,失意去从军。
剑在犹凝血,家空未策勋。
乡心悬夜月,杀气暗秋云。
近日方知命,兵书欲尽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