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其一》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

风鸣雨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

泽国秋高添气象,人家南去好风烟。

步兵何必江东走,自有鲈鱼不值钱。

(0)
注释
浩荡:形容水面广阔。
平波:平静的水面。
接天:与天空相接。
天光:天空的光芒。
波色:水波的颜色。
鸣:发出声音。
雨桨:雨中的船桨。
初离浦:刚刚离开码头。
岸转:岸边转向。
对船:面对船只。
泽国:水乡。
秋高:秋季天高气爽。
气象:景象。
南去:向南。
好风烟:优美的风景。
步兵:步行的人。
何必:何必一定要。
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地区。
鲈鱼:一种江河湖中常见的鱼。
不值钱:不用花费太多。
翻译
广阔的水面仿佛与天相接,天光和水色在远方连成一片。
风雨中船桨摇动,刚离开码头,两岸的青山突然映入眼帘。
秋天的水乡增添了壮丽景象,向南的村落风景优美。
步行者何必一定要去江东,这里就有鲜美的鲈鱼,不需远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行旅中的感慨。"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两句,通过对广阔水面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胸襟开阔、志向远大的情怀。水天一色的美景,不仅是外在的壮观,也映射出诗人的心灵境界。

"风鸣雨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这里则捕捉了行舟离港、岸边青山渐行渐远的情景。"风鸣"和"雨桨"营造了一种动态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听见波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展现,既有离别之愁,也有旅途中的期待。

"泽国秋高添气象,人家南去好风烟"两句转换了意境,从水天交融的壮观转向对秋天气候和乡间生活的描绘。"泽国"指的是肥沃的国家,这里用来赞美自然之美。秋高添气象,表明秋天的景色更加迷人。"人家南去好风烟"则是说人们在这样的季节内心感到愉悦,愿意南行,享受这份旅途中的闲适与美好。

最后两句"步兵何必江东走,自有鲈鱼不值钱"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步兵"可能指代战争或征战的烦恼,而"江东"则是典故,用来比喻战争发生的地方。"自有鲈鱼不值钱"则是一种隐喻,鲈鱼在古代被视为佳肴,但诗人这里用它来表达即使美好的东西,在和平的日子里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战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秋日閒居十首·其九

兰以深而香,避世非吾忍。

移根植堂下,遂使世人冁。

谁知秋华拆,未许流声尽。

即之色渐温,佩之芳愈敏。

因观太古音,试理幽兰引。

幽兰本香草,名随四时泯。

奈何楚子孙,些只徒自窘。

一枝三四叶,与人作标准。

(0)

归来五首·其三

蔷薇在其西,老桂在其东。

先后不同时,生毓归元功。

幽艳占淑景,清香待秋风。

有句莫漫与,骚然固长穷。

(0)

拜先君墓

次第瞻山看水流,夜台中閟忆三秋。

新松成行如人长,老鹤无言似我愁。

僧奉晨昏惟茗供,儿悲霜露只蘋羞。

结庐终岁关心事,怊怅钟声出暝楼。

(0)

上湖守赵希苍·其二

德大才优世所宗,汉唐诸老莫如公。

高明正直行王事,耿介清廉继父风。

六邑人居条教内,万家春出笑谈中。

即看诏促归清禁,手把梅花马首东。

(0)

山中

石壁飞泉洒不乾,松阴满目寺门寒。

梅花开尽无人到,万叠春山独自看。

(0)

寄孟宰

在家只有一年闲,至乐多生笔砚间。

天上有楼人不见,吟魂迷在雨中山。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