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閒居十首·其九》
《秋日閒居十首·其九》全文
宋 / 张侃   形式: 古风

兰以深而香,避世非吾忍。

移根植堂下,遂使世人冁。

谁知秋华拆,未许流声尽。

即之色渐温,佩之芳愈敏。

因观太古音,试理幽兰引。

幽兰本香草,名随四时泯。

奈何楚子孙,些只徒自窘。

一枝三四叶,与人作标准。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秋日閒居十首(其九)》。诗中以“幽兰”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首句“兰以深而香,避世非吾忍”,以兰花深邃的香气象征高洁的品质,但又表达了诗人不愿隐居避世的心境。接着,“移根植堂下,遂使世人冁”两句,通过将兰花移植至堂前,使得其香气能被更多人闻到,暗含了诗人希望自己的高洁品质能被世人所知之意。

“谁知秋华拆,未许流声尽”描绘了兰花在秋天开放,其美丽与香气并未完全消散,寓意着高尚品德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保持其价值。接下来,“即之色渐温,佩之芳愈敏”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香气与色泽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更加吸引人,象征着高尚品质的持久魅力。

“因观太古音,试理幽兰引”一句,诗人通过观察古代音乐,尝试理解兰花的引人之处,暗示了高尚品质与艺术之美之间的联系。最后,“幽兰本香草,名随四时泯”表明兰花虽是四季常青的香草,但其名声却随季节更迭而淡去,以此来反思社会对高尚品质的认可往往不持久。

“奈何楚子孙,些只徒自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人们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束缚,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高尚品质。“一枝三四叶,与人作标准”则以兰花的一枝三叶,比喻高尚品质应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张侃
朝代:宋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陈澈计议二首·其一

十载三边惯辙环,来得书得报平安。

谓宜图画凌烟上,犹自翱游陇蜀间。

画策功多宁论赏,封侯事在且加餐。

传闻玉帐先禽辟,定有新铭刻剑关。

(0)

题晤上人诗卷

星星短发茁霜根,今后村非昔后村。

无客雨中能裹饭,有僧月下忽敲门。

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

师不茹荤余止酒,何时煮茗得重论。

(0)

病起五首·其四

百岁将阑猛省惊,六根不足可怜生。

古人使祝为祈死,叔世无人吊失明。

昔挨残更羞渴睡,今当清昼要扶行。

时于梦里瞻星斗,愁绝邻鸡腷膊声。

(0)

哭刘连江

晚唐才调晋风期,一片胸襟颇涉奇。

每过邻家因贳酒,偶添别墅为赢棋。

议郎秩浅无超拜,令尹官清有去思。

种得花成身不见,江边父老至今悲。

(0)

哭方主簿伋

鹑衣不似拥千金,用破灯窗一世心。

太学空闻能赋久,春官未察读书深。

柴车巾出身犹健,槐简拈归病已侵。

寂寞殡宫来客少,故人野外独沾襟。

(0)

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其二

何老长身李白须,传闻死尚握州符。

战场便合营双庙,太学今方出二儒。

史馆何人徵逸事,羽林无日访遗孤。

病夫畴昔曾同幕,西望关山涕自濡。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