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孤城迥,帘帷静夜长。
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
晚菊差池绿,高桐次第黄。
晓来南国梦,不觉寄他乡。
更漏孤城迥,帘帷静夜长。
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
晚菊差池绿,高桐次第黄。
晓来南国梦,不觉寄他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静谧夜景的图画。"更漏孤城迥,帘帷静夜长"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时间是在深夜,更鼓声声已稀少,城内外异常宁静,只有帷帐轻拂,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接下来的"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强化了这种寂静与寒冷。天空辽阔,偶尔传来远处大雁的叫声,而清冷的月光下,大地上的树木都被薄霜覆盖,显得格外凄美。
"晚菊差池绿,高桐次第黄"两句,则转向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晚菊依旧在池塘边展示它们的绿意,而高大的梧桐树则在秋风中呈现出金黄色的叶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有序而又静谧。
最后,"晓来南国梦,不觉寄他乡"两句,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夜晚梦回到了南国,但当梦醒时,却发现自己仍在异乡,他乡的寂寞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心境。诗人张耒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将深秋夜晚的静谧美感与个人情怀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趣。
琼台卜幽隐,金液鍊真精。
冰雪形容古,烟霞意思清。
谈玄通至道,养素达长生。
被诏离仙窟,安居入帝京。
唐虞回圣眷,巢许让高名。
抗节辞丹陛,归心恋赤城。
再眠琪树影,重听瀑泉声。
朝客多攀饯,天章复赠行。
令猷光史策,逸态傲公卿。
珍重青云外,逍遥乐太平。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笠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