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夜》
《山夜》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更漏孤城迥,帘帷静夜长。

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

晚菊差池绿,高桐次第黄。

晓来南国梦,不觉寄他乡。

(0)
注释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迥:遥远,孤独。
帘帷:窗帘和帷幔,代指室内。
静夜长:宁静的夜晚显得漫长。
天高:天空高远。
风送雁:秋风推送着大雁南迁。
月冷:月光寒冷。
树浮霜:树叶上结有白霜。
晚菊:秋季盛开的菊花。
差池绿:零星分布、颜色各异的绿色。
高桐:高大的梧桐树。
次第黄:按顺序逐渐变黄。
晓来:清晨醒来。
南国梦:对南方家乡的梦境。
他乡:异乡,外地。
翻译
深夜的更漏在孤城中回荡,寂静的帘帷映照着漫长的夜晚。
高高的天空中,秋风吹过,大雁南飞;清冷的月光下,树木覆盖着白霜。
晚间的菊花零星开放,深浅不一的绿色;高大的梧桐树叶子依次转黄。
早晨醒来,南国的梦境犹在,却发现自己已身处异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静谧夜景的图画。"更漏孤城迥,帘帷静夜长"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时间是在深夜,更鼓声声已稀少,城内外异常宁静,只有帷帐轻拂,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接下来的"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强化了这种寂静与寒冷。天空辽阔,偶尔传来远处大雁的叫声,而清冷的月光下,大地上的树木都被薄霜覆盖,显得格外凄美。

"晚菊差池绿,高桐次第黄"两句,则转向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晚菊依旧在池塘边展示它们的绿意,而高大的梧桐树则在秋风中呈现出金黄色的叶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有序而又静谧。

最后,"晓来南国梦,不觉寄他乡"两句,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夜晚梦回到了南国,但当梦醒时,却发现自己仍在异乡,他乡的寂寞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心境。诗人张耒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将深秋夜晚的静谧美感与个人情怀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趣。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张无梦归天台

琼台卜幽隐,金液鍊真精。

冰雪形容古,烟霞意思清。

谈玄通至道,养素达长生。

被诏离仙窟,安居入帝京。

唐虞回圣眷,巢许让高名。

抗节辞丹陛,归心恋赤城。

再眠琪树影,重听瀑泉声。

朝客多攀饯,天章复赠行。

令猷光史策,逸态傲公卿。

珍重青云外,逍遥乐太平。

(0)

菩萨蛮.初冬旅中

客帆卸尽风初定。夜空霜落吴江冷。幸自不思归。

无端乌夜啼。鸡鸣残月落。到枕秋声恶。

有酒不须斟。酒深愁转深。

(0)

念奴娇.夜寒有感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笠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0)

雨过

雨过山田物物穰,斋庖煮豆喜初尝。

茸茸绿荚牛毛浅,戢戢明珠蚌蛤长。

不直画堂擎玉腕,只宜吟客饱藜肠。

食馀依旧堆盘在,贵贱同归何有乡。

(0)

意行

午坐如痴懒唤茶,意行因到野人家。

千红万紫随春去,独立溪头看荔花。

(0)

伤逝三首·其三

老去真无泪可挥,断肠三十八年非。

忍看乳者携孙揖,怕见亲情别柩归。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