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田物物穰,斋庖煮豆喜初尝。
茸茸绿荚牛毛浅,戢戢明珠蚌蛤长。
不直画堂擎玉腕,只宜吟客饱藜肠。
食馀依旧堆盘在,贵贱同归何有乡。
雨过山田物物穰,斋庖煮豆喜初尝。
茸茸绿荚牛毛浅,戢戢明珠蚌蛤长。
不直画堂擎玉腕,只宜吟客饱藜肠。
食馀依旧堆盘在,贵贱同归何有乡。
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山间田园的丰收景象。"雨过山田物物穰"一句,写雨后的农田里各种作物丰盈饱满,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斋庖煮豆喜初尝"则表达了诗人对新鲜豆类食物的喜爱和满足,体现出农耕生活的质朴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茸茸绿荚牛毛浅,戢戢明珠蚌蛤长",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豆荚的嫩绿和蚌蛤的肥美,宛如珍珠般晶莹剔透。诗人认为这些食物更适合文人墨客品味,而非华堂之上炫耀的佳肴,"不直画堂擎玉腕"暗含对奢华生活的批评。
最后两句"食馀依旧堆盘在,贵贱同归何有乡",表达出无论食物珍贵与否,享用过后都剩下满盘,暗示了富贵贫贱的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并无太大差别,都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崇尚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深沉洞察。
僧关可人心,况此晴色美。
蹈藓滑路多,访菊香处是。
引饮吞山光,清啸落松子。
我有即事诗,就扫石壁纪。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齑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飙忽过江,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坐受排墙侣西晋。
我行六桥扇障尘,仰面发恸风岸巾。
误国至此脐莫噬,安得包胥哭向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