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其二》
《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龙君非是忍忘农,一敬初终自见龙。

雨感通时元有待,天分晓处可曾聋。

雷车怒激腾东海,火伞忙收入下舂。

我辈报神无别事,请裁佳句勒霞峰。

(0)
翻译
龙君并非忘记农耕之人,始终如一地尊崇农事,自然展现出龙的精神。
雨水感应时节,本就有所期待,上天在黎明破晓时分,又怎会听不到万物的声音。
雷神的战车怒吼着翻腾东海,火伞忙碌地收起,象征着农事的结束。
我们这些凡人回报神明没有其他事情,只希望能写下优美的诗句,刻在霞光山峰之上。
注释
龙君:对农耕之神的尊称。
忍忘农:忘记农耕之事。
初终:始终如一。
见龙:展现出龙的精神。
雨感通时:雨水感应到季节变化。
元有待:有所期待。
天分晓:黎明破晓。
可曾聋:不会听不到。
雷车:雷神的战车。
怒激:怒吼翻腾。
东海:指大海。
火伞:象征农事结束的太阳。
报神:回报神明。
无别事:没有其他事情。
裁佳句:创作优美诗句。
勒霞峰:刻在霞光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其二)》。诗人以龙为题,表达了对农耕的关怀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首句“龙君非是忍忘农”暗示龙作为雨水之神,并非忘记农人的辛劳,可能寓意着天公有情,只是时机未到。接下来的“一敬初终自见龙”强调了虔诚的祈祷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即只有心诚意正,才能感应到龙的回应。

“雨感通时元有待,天分晓处可曾聋”进一步阐述了祈雨并非即时生效,而是需要时机成熟,上天并非听而不闻。诗人通过“雷车怒激腾东海,火伞忙收入下舂”描绘了雷电交加、风雨欲来的场景,象征着天象的变化,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最后两句“我辈报神无别事,请裁佳句勒霞峰”表达了诗人对于祈雨仪式的尊重,认为自己等人虽不能直接改变天气,但可以通过诗歌来赞美和纪念这一神圣的时刻,将美好的祝愿刻在山峰之上,寓含了对农耕文化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且充满敬畏之心的祈雨诗。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忆江南.冬景八阕·其八

河畔草,一望尽凄迷。

金勒不嘶新寂寞,青袍难觅旧葳蕤。野烧又风吹。

胡蝶去,何处问归期。

一架秋千寒月老,满庭鶗鴃故园非。空自怨萋萋。

(0)

菩萨蛮.重午

薄罗皓腕笼香结。诗题纨扇初裁雪。日影下重楼。

波浮菰黍流。黄鹂啼乍歇。绿柳吹新月。

芳草遍天涯。王孙归正赊。

(0)

满宫花.咏游春人

日融和,花媚妩。粉蝶摇枝娇舞。

轻风吹落小桃红,燕子衔归绣户。草芊绵,人容与。

共羡春光如许。紫骝金勒系垂杨,拾翠寻芳伴侣。

(0)

浣溪沙.小窗即事

竹径烟迷薜荔墙,好风摇曳弄垂杨。

无情啼鸟向人忙。

一曲瑶琴消午梦,半炉沉水爇春香。

倚阑无语又斜阳。

(0)

苍梧谣.夜雨书怀二首·其二

愁。底事依人不去休。难抛却,心上与眉头。

(0)

一剪梅.记别

相隔天涯已半秋。鱼书频投,雁书频投。

一朝相见喜盈眸。细诉僝僽。再诉离愁。

肴酒盈卮且唱酬。花上鱼钩,月上帘钩。

无端重别恨悠悠。风亦难留。雨亦难留。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