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幽字韵呈汪守谢倅》
《用幽字韵呈汪守谢倅》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旌骑收人迹,簪绅杂道流。

引杯忘日永,得句与山幽。

行在今当路,中兴此望州。

为将登览目,著处访边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ngyōuyùnchéngwāngshǒuxiècuì
sòng / chénliáng

jīngshōurénzānshēndàoliú

yǐnbēiwàngyǒngshānyōu

xíngzàijīndāngzhōngxīngwàngzhōu

wèijiāngdēnglǎnzhùchù访fǎngbiānchóu

注释
旌骑:军队的旗帜。
收:聚集。
簪绅:官员的冠带,借指官员。
杂:混杂。
引杯:举杯。
忘:忘记。
日永:时间长久。
得句:灵感涌现,写出诗句。
行在:朝廷驻扎之处。
中兴:国家复兴。
望州:期望的重要州郡。
登览:登高远望。
著处:各处。
边筹:边防策略。
翻译
军队的旗帜下行人踪迹消失,官员士绅在路上交错而行。
举杯畅饮,仿佛忘了时间的流逝,诗兴大发,与山中的宁静相得益彰。
如今朝廷驻扎在此地,期待中兴,这是个重要的期望之地。
作为将领,我将目光投向远方,四处寻找战略和边防的对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而祥和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当前形势的深刻观察。首句"旌骑收人迹"暗示了战事已息,行人稀少,秩序恢复;"簪绅杂道流"则描绘官员和平民共同出行的场景,显示出社会的安定和谐。诗人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引杯忘日永"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忘我享受,以及对美景的深深沉醉。

"得句与山幽"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创作灵感的涌现,山的幽深仿佛激发了他的诗才。"行在今当路,中兴此望州"暗含对国家中兴的期待,诗人身处的重要位置让他感到责任重大,希望能为国家的复兴出谋划策。

最后两句"为将登览目,著处访边筹"表达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不仅欣赏眼前的风光,更关注边防事务,体现了他的远见和责任感。整首诗以"幽"字韵贯穿,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陈傅良作为官员的文人情怀和担当精神。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德秀和韵见酬因复之

高才卓荦冠儒门,知是延陵几世孙。

白雪歌诗凌鲍谢,青钱事业压机云。

雄图未遂羞投笔,赋分甘贫耻卖文。

已结忘形韩孟友,醉吟常愿共开樽。

(0)

僧上蜀绢毛段不受以偈谢之

关西毛段蜀川绢,万里持来恐亦艰。

谢汝殷勤复归汝,老僧布衲得遮寒。

(0)

和彦正居士见寄并勉定兄及再和梦石·其二

从容中道绝功勋,野鹤昂藏不类群。

双眼炯如潭底月,一身闲似岭头云。

撮来大地如粟粒,放去龟毛重九斤。

三载相依话畴昔,我初无说子无闻。

(0)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二

梦里分携二十年,君忘名字我忘缘。

蹇驴风帽溪头见,疑是襄阳孟浩然。

(0)

论语绝句·其二十二

孔子于仁论不违,回心三月亦如之。

不违乃是回心事,心事如何子得知。

(0)

程待制迈父求挽词·其二

太古衣冠绮季风,厖眉鹤骨似霜松。

一枰瓜葛为嬉笑,奕叶芝兰真睦雍。

珍具乞言端有属,搢绅歌咏庆惟钟。

归全五福殊无憾,密印行将一品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