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开绿水,佛子旧家山。
净境无南北,尘心有去还。
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閒。
何日逢旌骑,重来翠巘间。
白莲开绿水,佛子旧家山。
净境无南北,尘心有去还。
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閒。
何日逢旌骑,重来翠巘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佛教寺院景象。首句“白莲开绿水”以白莲盛开于碧绿的水中,象征着纯洁与清净,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雅的基调。接着,“佛子旧家山”点明了此处是僧侣修行的圣地,暗示着历史的积淀与宗教的庄严。
“净境无南北”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净土院环境纯净、心境平和的赞美,无论身处何处,心灵都能达到同样的纯净状态。而“尘心有去还”则反映了在世俗与精神世界之间,人们的心灵可以自由地选择归宿,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解脱的主题。
“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院的静谧氛围。深邃的树林中,自然的声音似乎都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当风吹过,水面与云朵也显得格外悠闲自在。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何日逢旌骑,重来翠巘间”表达了作者对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以及对净土院美好记忆的珍视。这不仅是对未来的向往,也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对佛教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赞美。
愁霏久不霁,翳此白日光。
阴风薄庭柯,落叶堕我旁。
萧条秋气高,百感搅中肠。
侧观南飞雁,肃肃尚有行。
念昔来此土,弟昆各康彊。
二季皆鸑鷟,梧桐殒朝阳。
踟蹰故所游,墟墓草已荒。
会合须臾期,去日一何长。
吾兄近仳别,咫尺非异方。
官守畏简书,羁绊不得骧。
如星限河汉,东西但相望。
江鱼肥可荐,庭菊粲以芳。
峥嵘时节晚,谁与共一觞。
伯氏副边城,苦寒天早霜。
石火虽云煖,不如还故乡。
群飞隘霄极,弱羽因飘扬。
禄薄未足饱,胡为久皇皇。
古人有三高,彼岂悦膏粱。
愿言同斯志,毕景事耕桑。
猛虎不伏枥,抟鹏笑韝鹰。
丈夫志四海,羞愧守门庭。
君实豪杰士,贫贱乡人轻。
愤发策蹇驴,西走游玉京。
负书入太学,大带参诸生。
文章逸莫控,学问骤以升。
曾未年岁馀,哗哗得声名。
定知有所立,俯拾紫与青。
顾我孤陋者,聋瞽其聪明。
譬如山下泉,碍险尚未行。
无人为激进,安得归沧溟。
所愿同君游,扬波浩东倾。
此志何日遂,长呼涕淋缨。
北望风谊美,心焉如旆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