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天飘水,雷车仰疾驱。
官僚虽有罪,赤子本无辜。
忍见苗将槁,翻愁海亦枯。
处高卑合听,万口正号呼。
一滴天飘水,雷车仰疾驱。
官僚虽有罪,赤子本无辜。
忍见苗将槁,翻愁海亦枯。
处高卑合听,万口正号呼。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祷雨》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祈求雨水的场景,表达了对干旱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
首句“一滴天飘水”,开篇即以“一滴”点出雨水的珍贵,仿佛是天降甘霖的预兆,引人遐想。接着“雷车仰疾驱”,形象地描绘了雷声轰鸣,如车轮滚滚,加速推动着雨水降临的情景,营造出紧张而期待的氛围。
“官僚虽有罪,赤子本无辜。”这两句转折,从自然现象转向社会现实,指出即使官僚有过失,但百姓并无罪过,表达了对无辜受苦百姓的同情。接下来“忍见苗将槁,翻愁海亦枯”,进一步强调了干旱对农作物和水资源的威胁,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计的担忧。
“处高卑合听,万口正号呼。”最后两句,诗人呼吁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倾听百姓的呼声,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切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洞察。
秋雨盥众绿,草木浮清光。
空明见湖面,平堤白泱泱。
渔湾一舠出,落叶摇潇湘。
晚烟起村舍,流水穿僧廊。
炎节有代谢,物态岂能常。
元蝉声忽幽,一丝写清商。
华鲸数催暝,松杪收颓阳。
冥搜亭上立,风洒薜衣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