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乌,毕逋尾。
尔焉知作坟送人死,天公遣尔役孝子。
头白乌,天上来。
口中流血不自惜,却怜孝子心肝摧。
鸦鸦夜宿坟边树,飞向山头啄泥土。
新坟磊磊三尺高,衔得黄泥如返哺。
秦人涸水筑山灵,飞乌为作颜氏茔。
颜氏子,国有祀。乌作坟,秦无人。
头白乌,毕逋尾。
尔焉知作坟送人死,天公遣尔役孝子。
头白乌,天上来。
口中流血不自惜,却怜孝子心肝摧。
鸦鸦夜宿坟边树,飞向山头啄泥土。
新坟磊磊三尺高,衔得黄泥如返哺。
秦人涸水筑山灵,飞乌为作颜氏茔。
颜氏子,国有祀。乌作坟,秦无人。
这首诗以乌鸦为切入点,描绘了乌鸦在坟墓边忙碌的情景,通过乌鸦的行为反衬出孝子内心的痛苦。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乌鸦以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得乌鸦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乌鸦“头白”、“毕逋尾”的形象描绘,以及它们“口中流血不自惜”的行为,都体现了乌鸦对死亡的无畏与执着。同时,诗人也借乌鸦之口,表达了对孝子内心摧残的同情。
诗中的“新坟磊磊三尺高,衔得黄泥如返哺”,既是对乌鸦行为的赞美,也是对孝子牺牲精神的颂扬。乌鸦衔泥筑坟,不仅是为了死者,更是在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孝子的敬意。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深刻,展现了对生命、孝道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思考。
最后,“秦人涸水筑山灵,飞乌为作颜氏茔”一句,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秦人筑山灵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乌鸦行为的意义。而“颜氏子,国有祀。乌作坟,秦无人”则表达了对孝行的推崇和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使得整首诗在赞美乌鸦的同时,也传递出了对道德、礼仪和文化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首《乌伤行》通过对乌鸦行为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孝道、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