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南康冷知军·其一》
《挽南康冷知军·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礼乐三千字,声名五十秋。

士元才展骥,李广不封侯。

香火犹彊健,笙歌足燕休。

如何早仙去,寒日惨山丘。

(0)
翻译
礼仪乐章累积了三千言,声望延续了五十个春秋。
士元的才华如同骏马展翅,李广却未能封侯留名。
香火依然旺盛,笙歌足以让人欢宴享乐。
为何早早离去,留下寒冬的日光凄凉照在山丘之上。
注释
礼: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
乐:音乐和舞蹈。
字:文字,这里指文献记录。
声名:名声,声誉。
秋:秋季,引申为岁月。
士元:虚构或历史上的人物,以其才情著称。
骥:骏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李广:汉代名将,未得封侯。
封侯:古代封赏爵位,这里指得到高位。
香火:供奉神佛时的烟火,象征祭祀活动。
彊健:强壮而健康。
笙歌:笙和歌声,指宴会或欢乐的音乐。
燕休:宴饮休息,享受生活。
仙去:去世,这里指仙逝。
寒日:寒冷的日子。
惨:凄凉,悲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南康冷知军(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感慨,以及对当下现实的不满。

“礼乐三千字,声名五十秋。”这一句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光辉已逝的感伤。"士元才展骥,李广不封侯。"则是通过历史上才能展现英姿却不得善终的士元和未被封侯的李广,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哀叹。

“香火犹彊健,笙歌足燕休。”这里的香火指的是宗庙或祠堂中祭拜祖先时的烟火,表示礼仪依然存在,传统文化尚存;而“笙歌”则是古代乐器和歌曲,代表着悠扬的音乐和愉悦的生活。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这种表面上的繁荣与宁静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寂与不满。"如何早仙去,寒日惨山丘。"这里“早仙去”可能是指人生短暂,人们往往渴望超脱尘世,而“寒日惨山丘”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冷清凄凉的自然景象和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九日·其五

萝月转松色,水流无停川。

胸怀忆耆旧,佳句倩谁传。

(0)

江心道中·其十一

乍见钓鱼人,时逢斫草妇。

崎岖小径行,大道如莽芜。

(0)

出陈留忆汴·其三

曲度间云意自迟,夜阑独酌强裁诗。

江山待我皆如旧,况有新红劈荔枝。

(0)

宁远鼓楼与将士痛饮励战·其一

渐看光复慰疮痍,岳页重瞻旧汉仪。

自有肝肠清塞北,肯容儿女梦辽西。

(0)

丘近夫应博学宏词之举口占赠别

老谢儒冠服草莱,残经重抱到燕台。

只愁错认文园病,特觊金茎赐露来。

(0)

咏四缘警世

身心世事四虚名,多少迷人被牵萦。

祸患只因权利得,轮回都为爱缘生。

安心绝迹从身动,处世忘机任事更。

触境遇缘常委顺,命基永固性圆明。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