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耕夫牛照即用,夺饥人食用即照。
不得同参把手行,安知袖里有穿窍。
驱耕夫牛照即用,夺饥人食用即照。
不得同参把手行,安知袖里有穿窍。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胜所作的《颂古二十四首》中的第十四首。它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诗中通过描述“驱耕夫牛”和“夺饥人食”的场景,揭示了权贵阶层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剥削。"不得同参把手行"暗示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而“安知袖里有穿窍”则暗指权贵们可能隐藏着更多的贪婪和不义。整首诗寓言深刻,讽刺意味浓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三日不饮酒,无异蜗亡汁。
一日不食肉,有似鱼离湿。
放箸倏已空,一饱竟何得。
口腹我所缓,性命彼甚急。
浑沌笑蚶蛎,暗弱欺鸡鸭。
血色蚀刀砧,腥烟蒸帷幂。
不思味报身,铁网火洞赤。
一念忏积愆,黑业立化白。
譬如遇赦囚,钳铗换冠帻。
戒刀殒虚空,魔王尽哭泣。
世典不戒杀,竺书缝其缺。
采毛可荐神,烹葵堪邀客。
断杀从此始,无令冤垢集。
村庄儿女竞鸢嬉,凭仗风高我怕谁。
自古有风休尽使,竹腔麻缕不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