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篁能笑亦能言,玄对经年静掩门。
定里空书惩往事,老来梦哭念深恩。
雄心已逐烟云散,绮习犹余笔砚存。
春水桃花还有兴,一函先达武陵源。
风篁能笑亦能言,玄对经年静掩门。
定里空书惩往事,老来梦哭念深恩。
雄心已逐烟云散,绮习犹余笔砚存。
春水桃花还有兴,一函先达武陵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所作的《病中漫兴八首》中的第五首,题为“病中漫兴”。诗人以风中的篁竹为引,寓言自己在病中心境。"风篁能笑亦能言",形象地描绘出竹子在风中摇曳,仿佛带有情感,既可欢笑又可诉说,暗示诗人心情的复杂与感慨。
"玄对经年静掩门",则表达了诗人长期闭门养病,生活单调,只有黑白两色(玄)相伴的寂寥。"定里空书惩往事",写诗人通过阅读书籍反思过去,试图从往事中汲取教训。
"老来梦哭念深恩",流露出对往昔深情厚谊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伤。"雄心已逐烟云散",表达诗人壮志未酬的失落,而"绮习犹余笔砚存"则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热爱。
最后两句"春水桃花还有兴,一函先达武陵源",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明即使在病中,诗人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着能如桃花源般的精神归宿,寄情于书信,希望能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远方的朋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反思,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病中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风枝霁色。胜临流万点,吹开羌笛。
日暮何人,翠袖凌霜一枝摘。
写出疏香冷韵,谁得似、琅嬛仙笔。
感昨日、团扇题诗,寄我伴吟席。南国。夜月寂。
记庾岭五湖,千树堆积。
昔游最忆,卅载相思梦魂隔。
爱此冰纨小影,竹叶撼、一窗晴碧。
剩点检红箫谱,旧词证得。
君不见,鲲鹏变化几千里,顷刻抟风任迁徙。
朝游溟渤夕天池,大人豹变亦如此。
毗舍耶外婆娑洋,指南针指向南航。
大地旧闻称富媪,新洲今已号仙乡。
土壤膏腴民力裕,犹认郑和栖泊处。
舳舻远接太平洋,物产近凌西印度。
百年政教属西欧,眼见东邻势力侔。
不特蛮酋齐屈膝,行看骄子亦低头。
廿纪移民新政策,共道南进尤宜北。
已敷文教暨南邦,又树声威震南国。
况闻启土辟山河,大半闽峤越隽多。
此去同文更同种,信知地利兼人和。
我歌南风送君去,一篇权作南征赋。
他时返棹得南琛,翠羽明珠不知数。
华州附太华,不辨太华山。
同州三百里,顾得见孱颜。
高人在山中,山人了不关。
姓氏驰远方,远客争来攀。
千里不见睫,与此同一般。
我过铜陵矶,莫认青阳甸。
远远无为军,反及九华面。
云际有芙蓉,九朵莲花瓣。
江神与醯鸡,狡狯宁目眩。
一叶障太山,何况渺兹县。
江水去悠悠,两岸即池州。
华山不可望,更望九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