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
《立秋》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当时秋尽别家园,莫怪逢秋便怆魂。

海外凉风生白发,眼前归计在青门。

云容渐薄呈山态,井干新飘见月痕。

残暑未消心早冷,不知人世有寒温。

(0)
鉴赏

这首《立秋》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描绘了秋日离家的哀愁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当时秋尽别家园”,点明了诗人是在秋天结束时离开家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离别的伤感。接着,“莫怪逢秋便怆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特殊情感,秋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海外凉风生白发”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凉风)与个人生理变化(白发)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风,不禁感叹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白发已生,年华已逝。

“眼前归计在青门”中的“青门”是长安城东门的别称,这里借指诗人的家乡或理想中的归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尽管身处他乡,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回归故里的愿望。

“云容渐薄呈山态,井干新飘见月痕”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景色的怀念。云层逐渐稀薄,露出了山峦的轮廓;井边的树木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月痕清晰可见。这些景象勾起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回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残暑未消心早冷,不知人世有寒温”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炎热的夏天还未完全过去,但诗人的心早已感到寒冷,对人世的冷暖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既是对自身心境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立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家后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寄陆无从

江北江南一水分,尺书无计寄殷勤。

芜城草色愁中远,扬子涛声梦里闻。

二十四桥孤嶂月,五千里路万山云。

相思何处堪惆怅,几树璚花对夕曛。

(0)

送丁亨文进士司理召陵·其二

洞庭湖上片帆轻,万顷微茫接太清。

楚甸峰峦天际杳,巫山云雨梦中生。

霜侵远渚鲟千尺,月照寒芦雁一声。

白露渐零衣渐冷,遥知宋玉不胜情。

(0)

赠佘宗汉明府·其二

翩翩辞赋似西京,四壁萧然类马卿。

山水到时皆屐迹,江湖何处不诗名。

閒来柳向门前种,老去花犹笔里生。

岁晏赍粮过九鲤,与君长啸结鸥盟。

(0)

赠赵茹霞羽士

海国真人茹碧霞,廿年云水寄生涯。

读残紫府三千箓,看尽玄都十万花。

天外瑶笙招白鹤,洞中霞佩隐青蛇。

知君名姓归仙籍,为乞星坛伏火砂。

(0)

赠歌者

莺喉宛转舞蹁跹,唱彻凉州第一篇。

缑岭羽衣王子晋,汉宫丽质李延年。

袖当卧处还堪剪,锦掷筵间不用缠。

三过雍门称绝技,可能歌劝上留田。

(0)

闵孝昭送其尊人隐武夷自归广陵赋此以送·其二

送父隐九曲,辞归天一涯。

他年同拔宅,此日独还家。

别梦萦芳草,征帆过落花。

无劳虑甘旨,嵓洞足烟霞。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