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嘶遍垂杨晓。绿窗人正腰肢小。红袖拂琼箫。
含情注小桃。春归人去远。春去人归晚。
莫把杏花吹。夜声啼子规。
紫骝嘶遍垂杨晓。绿窗人正腰肢小。红袖拂琼箫。
含情注小桃。春归人去远。春去人归晚。
莫把杏花吹。夜声啼子规。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菩萨蛮·春闺》描绘了一幅清晨闺中女子的生动画面。"紫骝嘶遍垂杨晓",以马儿的嘶鸣声唤醒了清晨,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活力。"绿窗人正腰肢小",通过窗户的绿色映衬出女子身姿的娇小,展现了她的青春与妩媚。
"红袖拂琼箫",女子轻挥红色衣袖,吹奏着玉箫,传达出她的闲适与娴雅,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含情注小桃",她的眼神深情地凝视着桃花,寓言了对春天的眷恋和期待。
下片转而抒发离别之情:"春归人去远",春天离去,心上人也远离,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春去人归晚",春天虽然归来,但亲人仍未归,增添了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莫把杏花吹,夜声啼子规",劝诫不要轻易吹动杏花,以免勾起更深的离愁,因为夜晚的杜鹃(子规)啼叫声只会唤起无尽的相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闺女子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展现了明代闺秀的婉约与哀愁。
花择人,人爱花,天成宾主东篱下。
渊明一去不复归,彭泽留作一场话。
南丰逸人学陶者,六十年来无定价。
寿芳偏趁此花清,凭我笔端驱造化。
楼头鼓,苑中诗,谁云草木尽无知。
寿君元是此花种,寒英岁岁霜高枝。
少壮薄宦游,老作隐学士。
种竹缘江坡,清风日来此。
此心虚且贞,对竹颜无泚。
扬尘落飘飘,夜雨频磨洗。
老劲掣六鳌,渭川不在彼。
垂垂雪低枝,寒梢依日起。
白发映绿簪,何必论年纪。
龙孙呈萧森,断截备国史。
椽管秃瓮多,董狐良足儗。
丹砂天上来,绯衣忽加尔。
故人重相过,无主亦自美。
引泉务厚滋,醉日还移祉。
威凤谐笙簧,笑歌闻正始。
再过三十年,此坡付儿子。